我们所进行的司法体制改革显然只限于司法机关的范畴,而不包括律师、公证、仲裁、人民调解等组织的改革(当然这些组织也存在改革的问题,但不应属于司法体制改革的范畴), 。 [17]陈荣宗:《强制执行法》,台湾三民书局1999年版,第1页。 [18]江伟、赵秀举:《论执行行为的性质与执行机构的设置》,载陈光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5455.html -
了解详情
弱者结社和集体谈判,这是事前救济。比如成立工会,由工会与用人单位签订集体劳动合同或者维护工人利益。虽然单个工人无法以退出相威胁,但是工会可以在劳资集体 组织的集体谈判更加节约谈判成本,也更便于执行。其次,针对信息不对称问题,由立法强制规定信息占优一方的信息披露义务,在因果关系认定方面实行举证责任倒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7236.html -
了解详情
起诉后又不发生法律效力,这使得当事人之间经过仲裁后未提起诉讼的事项不能得到有效法律文书的认可而难以申请强制执行。法院审理案件应严格按照不告不理的 ,对此,建议最高人民法院应作出补充解释。 4、判决主文的表述问题。 根据现行法律和司法解释规定,法院在审理劳动争议案件时,法律文书主文不涉及裁决是否正确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3921.html -
了解详情
新区的劳动关系在建立与运行上遇到了一些新问题,表现出与众不同的特征。从近年来新区的劳动仲裁和法院受理的劳动争议的情况即可深切感受到这一点。 随着劳动法的颁布 很少甚至不听取工会、职工的意见,单方制定,强制执行。平时行政与职工、与工会缺乏沟通的载体,没有建立固定的机制。发生矛盾后,许多企业态度强硬,完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3823.html -
了解详情
不主动找企业内部调解委员会来解决。 2、政府退位后的真空引发的各种问题。政府职能转变期间,劳动关系管理的模式由以前的一竿子插到底(政府-企业-个人)的模式 制度过于诉讼化、复杂化。我国现行的劳动争议仲裁制度是以司法制度为蓝本建立起来的,实行一裁两审的强制仲裁制度,存在严重的诉讼化倾向。究其原因主要有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3821.html -
了解详情
不主动找企业内部调解委员会来解决。 2、政府退位后的真空引发的各种问题。政府职能转变期间,劳动关系管理的模式由以前的一竿子插到底(政府-企业-个人)的模式 制度过于诉讼化、复杂化。我国现行的劳动争议仲裁制度是以司法制度为蓝本建立起来的,实行一裁两审的强制仲裁制度,存在严重的诉讼化倾向。究其原因主要有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2204.html -
了解详情
行使《劳动仲裁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权利,而是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但由于劳动者提起诉讼与用人单位申请撤销的期间有所差异,造成劳动者申请执行仲裁裁决 规定。但此种情形可参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五条:人民法院受理当事人撤销仲裁裁决的申请后,另一方当事人申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8450.html -
了解详情
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用人单位要求解除保全的,人民法院应当解除保全措施。劳动者确因经济困难不能提供财产担保的,也可提供保证人担保。 第十二条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除符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五条规定的情形外,不予支持。 《劳动合同法》实施后,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6930.html -
了解详情
的问题,实际上要解决的问题是:当事人双方经行政调解达成的协议具何种效力,行政调解需不需要制作行政调解书及行政调解书是否具有法律上的强制执行效力。行政机关 的扩大,只要认为行政机关有能力处理的案件,当事人向行政机关申请行政机关必须予以调解;而对于劳动争议案件,目前多采用行政仲裁来解决,但是现实中通过仲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8413.html -
了解详情
的问题,实际上要解决的问题是:当事人双方经行政调解达成的协议具何种效力,行政调解需不需要制作行政调解书及行政调解书是否具有法律上的强制执行效力。行政机关 的扩大,只要认为行政机关有能力处理的案件,当事人向行政机关申请行政机关必须予以调解;而对于劳动争议案件,目前多采用行政仲裁来解决,但是现实中通过仲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52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