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判中还存在着重实体轻程序的错误认识,认为刑法对犯罪规定的量刑幅度较大,刑事案件只要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就行了,量刑轻一点重一点无关紧要。这些 充分体现了人身危险性对刑罚裁量的影响,犯罪中的许多法定情节,如累犯、未成年人、自首、立功、犯罪中止等,以及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的酌定情节都能充分反映行为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830.html -
了解详情
确有逮捕必要的标准,对于可捕可不捕的不捕。首先,要审查案件的性质,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邻里纠纷引发的轻微刑事案件,亲戚朋友之间的轻微故意伤害案件, 犯罪突出就打击什么犯罪,对严重刑事犯罪坚持从重从快,有力遏制犯罪蔓延的势头。当前,盗窃电力设备和两抢一盗无疑成了南沙犯罪突出的问题,要组织加强对盗窃电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212.html -
了解详情
,打击的力度不够严厉导致一些少年犯重复犯罪,甚至诱导其他未成年人一起犯罪。未成年人刑事审判工作中,长期以来两种案件无法得到从重从快处罚,一类是未查获赃物,而犯罪 多次寻衅滋事、屡教不改的,要依法从重惩处,对多次抢夺或多次盗窃的,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予以严厉打击。对未查获赃物,犯罪嫌疑人虽然否认犯罪,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0892.html -
了解详情
,总希望不劳而获,但是自身的经济来源拮据,满足不了要求,易引发盗窃、抢劫、伤害等刑事案件的发生。 (二)客观方面的原因 人生活在社会环境中, 这些孩子的辨别是非和自控能力差,容易误入歧途。 (三)学校因素 学校教育对未成年人的成长至关重要。学校教育方法不当是导致一些青少年流向社会,走向犯罪的重要因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9758.html -
了解详情
,总希望不劳而获,但是自身的经济来源拮据,满足不了要求,易引发盗窃、抢劫、伤害等刑事案件的发生。 (二)客观方面的原因 人生活在社会环境中, 这些孩子的辨别是非和自控能力差,容易误入歧途。 (三)学校因素 学校教育对未成年人的成长至关重要。学校教育方法不当是导致一些青少年流向社会,走向犯罪的重要因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5508.html -
了解详情
,打击的力度不够严厉导致一些少年犯 重复犯罪,甚至诱导其他未成年人一起犯罪。未成年人刑事审判工作中,长期以来两种案件无法得到从重从快处罚,一类是未查获赃物,而犯罪 次寻衅滋事、屡教不改的,要依法从重惩处,对多次抢夺或多次盗窃的,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予以严厉打 击。对未查获赃物,犯罪嫌疑人虽然否认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9116.html -
了解详情
,未成年人犯罪通常是指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的刑法和有关刑事法律所规定的犯罪行为。2001年四五普法启动时,中央电视台和司法部在网上做过一个 犯罪团伙,但团伙成员一般不固定,具有随时纠合的特征,多见于抢劫、盗窃犯罪案件中。 2、犯罪起意存在突发性。青少年犯罪时,大多数没有预谋和计划,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0662.html -
了解详情
老年人犯罪率相对很低。 (二)多采取非暴力手段犯罪。主要犯猥亵、强奸、失火、盗窃、投毒、诈骗罪等。 (三)犯罪主体多为孤寡老人,侵害的犯罪对象多为弱势 权。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第l4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保障诉讼参与人依法享有的诉讼权利。对于不满l8岁的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在讯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5531.html -
了解详情
,打击的力度不够严厉导致一些少年犯重复犯罪,甚至诱导其他未成年人一起犯罪。未成年人刑事审判工作中,长期以来两种案件无法得到从重从快处罚,一类是未查获赃物,而犯罪 多次寻衅滋事、屡教不改的,要依法从重惩处,对多次抢夺或多次盗窃的,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予以严厉打击。对未查获赃物,犯罪嫌疑人虽然否认犯罪,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5213.html -
了解详情
老年人犯罪率相对很低。 (二)多采取非暴力手段犯罪。主要犯猥亵、强奸、失火、盗窃、投毒、诈骗罪等。 (三)犯罪主体多为孤寡老人,侵害的犯罪对象多为弱势 权。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第l4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保障诉讼参与人依法享有的诉讼权利。对于不满l8岁的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在讯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742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