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2(1)条规定,其赋予登记较强的推定力与公信力。其必然的逻辑结果是存在不动产的善意取得。我国民法通则虽未明文规定动产善意取得,但从票据法12条、 条及《担保法》34条土地使用权得为转让、抵押,其方式主要为买卖、设定抵押权或其他合法方式。由此可见,国有土地使用权得为不动产善意取得的标的物。但应注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580.html -
了解详情
动产善意取得制度的构成要件不统一。“善意”的标准模糊不清;动产善意取得的适用范围不确定,动产债权、质权、抵押权能否适用善意取得制度缺乏理论上的深层次的探讨;动产 物,不符合善意取得的特征,必须返还。 (2)、不可代替物和采用登记对抗的动产对善意取得的排除。善意取得制度并非忽视原所有人的利益,而是认为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597.html -
了解详情
姓名的证券,其转让因证券交付而完成。德国民法典第1293条规定,对无记名证券适用有关动产质权的规定。质权以无记名证券为标的的,因其交付于质权人而生设定质权的效力 质的效果。如此解释可防止债权已移转入质,质权或抵押权却因未为标的物移转或登记而未入质,质权或抵押权无担保债权,有违担保物从属性的情事。但为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167.html -
了解详情
是否定的。盖单纯的占有事实或占有状态,本为“不会说话的事实”,非如登记有文字记载而可向交易相对人展示各种具体不同之物权。故而,基于单纯的占有事实 所有权)。然而不幸的是,《草案》就动产物权种类之设计,至少有动产所有权、动产抵押权、动产质权以及动产留置权,因此,一旦动产占有人恪守“沉默是金”的原则,那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892.html -
了解详情
经营权和抵押权均为不动产他物权。根据物权法原理,物权的创设,变动应予以公示。随着社会交易经验的发展,渐渐形成了不动产物权以登记为公示方式;动产物权则 第38条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采取互换、转让方式流转,当事人要求登记,应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申请登记,未登记的,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这里明显是将“登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263.html -
了解详情
和留置物呢。对此, 我国《物权法》关于质权的实行的规定上不完全同于抵押权实行的规定。其中, 《物权法》第219条第2款规定: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 不动产所在地法院管辖原则;由于飞机、航空器等动产抵押以及浮动抵押不以登记为抵押权成立要件, 因而应当分情况而定, 若未为登记则管辖法院以财产所在地, 若已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19383.html -
了解详情
让与应遵循不动产物权变动规则, 需要所有权让与合意与登记。对于未登记的内河船舶物权变动应遵循动产物权变动规则, 需要所有权让与合意与交付。 如将船舶 行为取得物权人及善意取得物权的权利人 (仅包括抵押权、留置权和优先权) , 其权利基础来源于法律明确规定, 因此能够对抗未登记的第三人。在一物二卖情况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32451.html -
了解详情
的情况下在物上设置抵押,提高了不动产和资产的利用率。第三,动产浮动抵押合同的签订和抵押权登记一次完成,简化程序,抵押成本低,有利于融资的进行。第四,动产 抵押的立法仅是确立了浮动抵押的制度,对于实践操作的规则我国仍未明确。(二)我国现行动产浮动抵押制度发展完善的必要性作为一项担保物权,其对主体资格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3106.html -
了解详情
承认是自己把车开走,并于8月14日,归还B人民币4万元,但还差26万元未予归还。B多次联系A让其归还车辆,A拒绝。B遂向公安机关报警。本例 成立即实现抵押权的设立,并有抵押人占有抵押物。但在动产抵押的实践中,尤其是登记对抗的特殊动产,抵押权人为了抵押权实现的安全或者抵押人为了彰显诚信的意图,常出现抵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58762.html -
了解详情
,不能依据物权法第一百九十一条第二款规定认定转让合同无效。受让人因抵押权登记未涂销,请求解除合同的,应予支持;受让人要求转让人承担相应民事责任的, 将探矿权、采矿权倒卖牟利。” 第14条 《物权法》第三十四条无权占有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权利人可以请求返还原物。 第三十五条:“妨害物权或者可能妨害物权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570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