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的思想和现象。19931997年全国民事、经济、包括行政抗诉案件在内仅1925件[4]而同期全国仅民事案件就审结13515156件,[5]这说明检察监督权仍未积极活跃 庭审活动、庭外调查及调解活动有权参予。 发现错误权主要是让人民检察院有足够的途径和方法去发现民事审判活动中的违法和错误裁判行为,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812.html -
了解详情
检察机关的执法行为,依法切实保护被害单位的民主权利和合法权益。 二、申诉案件管辖问题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公民法制意识的不断增强, 8号文对不服同级人民法院生效刑事判决申诉案件办理程序作了明确规定,控告申诉部门认为需要提请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抗诉的,移送本院公诉部门审查,公诉部门审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442.html -
了解详情
义务争议、实事求是,有错必究[4]的传统诉讼观念有直接影响,其价值追求是定位于案件审理结果的客观公正,程序立法目的在于国家本位主义的审判监督,不仅设置了法院 《关于印发马原副院长在部分高级人民法院讨论如何办理检察院抗诉的再审案件座谈会上的讲话的通知》中对检察院抗诉在庭审中的位置和权利作了相关说明[11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6057.html -
了解详情
未作出规定,且没有相应的司法解释,导致司法实践中做法各异。受理被害单位申诉案件时出现三难。一是受理难。对被害单位提出的申诉,因缺乏法律依据,检察 第8号文对不服同级人民法院生效刑事判决申诉案件办理程序作了明确规定,控告申诉部门认为需要提请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抗诉的,移送本院公诉部门审查,公诉部门审查后认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0566.html -
了解详情
抗诉权,其只能提请上级检察院抗诉。没有抗诉决定权,一方面严重挫伤了基层院的工作积极性,造成大量的人力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导致案件大量涌入省市两级检察 了检察权的地位和作用发挥,扩大检察监督范围已成为当务之急。 1、将调解纳入抗诉范围。调解作为与人民法院解决民事纠纷案重要方式,与判决、裁定具有同等拘束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4923.html -
了解详情
现场是否合法,是否存在法律规定以外的行动{10}。再如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重庆市人民检察院联合行文的关于规范民事行政检察建议工作的若干意见(试行)》将人民法院及其 检察建议这一监督方式没有以法律的形式予以明确,仅在最高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抗诉案件办案规则》中就适用检察建议的几种情形作了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120.html -
了解详情
效力的判决、裁定,有法律规定的四种情形,应当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对同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有四种情形之一的 。抗诉的目的在于通过审判监督程序纠正错误的判决、裁定,根据《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抗诉案件办案规则》第6条第4项的规定,当事人对人民检察院所作的终止审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88.html -
了解详情
和承包方为了个人私利或小集团利益,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的事情也屡见不鲜。而在这些案件中,国家不介入,当事人双方谁也不会主动提起诉讼或再审。在资本主义 公之于众,避免“暗箱操作”,接受社会监督,最高人民检察院1999年5月10日公布了《人民检察院办理民事行政抗诉案件公开审查程序试行规定》。其要点可以概括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40.html -
了解详情
程序”为题,规定了人民法院依审判监督权提起的再审、当事人申请再审、人民检察院抗诉再审及再审案件审理等多项内容,即允许对一些确有错误的生效裁判通过再审 。目前,我国《民事诉讼法》虽然规定了当事人的申请启动再审程序、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依职权发起再审程序,但发起再审程序的主体对生效裁判是否“确有错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23.html -
了解详情
条件必须在立法上作出明确规定。笔者认为:人民法院自行决定再审和因人民检察院抗诉提起再审的案件的范围可列举为如下情形:(一)、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 无法律依据为证实一方当事人的申诉理由成立而收集证据,支持该方当事人;人民检察院收集证据的目的无疑是在于证明人民法院的裁判存在错误,从而在客观上支持一方当事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86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