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定,刑法总论自然无立足之地。17世纪意大利刑法学者开始研究帮助犯、教唆犯、未遂、正当防卫、责任能力等问题,刑法总论的思想开始萌芽,经由18世纪德国刑法典、奥地利刑法典 可能。如果承认存在A的不法侵害,就又需要讨论警察的防卫行为是否超过限度,从而构成防卫过当的问题。但是,这类案件往往情况紧急,警察不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5201.html -
了解详情
事后又证明非法侵入住宅者并没有意图对居住者进行严重的犯罪行为,这样住宅权人就构成防卫过当,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这显然不合理。第二种情形下当公民 开枪打死日本游客,事后证实这位游客只是想问路,而主人以私闯民宅开枪属正当防卫未被起诉。[17] 对于公民住宅权的侵犯就是严重威胁公民人身安全的行为,住宅作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776.html -
了解详情
因此第一种观点是不足取的。第二种观点认为刘某之行为属于正当防卫过当。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正当防卫的限度是指防卫保持其合法性质的数量界限。正当防卫 正好足以制止侵害人的侵害行为。意大利学者认为,必须对冲突的利益及侵害和防卫的一系列构成要素进行全面分析,然后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4].刘某虽然手持水果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089.html -
了解详情
文章。在1988年以前,关于单位能否成为犯罪主体的问题,在我国的刑法理论界有过长期的争论。自1988年《海关法》规定了单位走私以后,单位所涉及的罪名 的审查起诉和出庭支持公诉的实践中,就常常碰到正当防卫与假想防卫、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如何区分以及无过当防卫的前提条件如何把握、“行凶”的内涵和外延如何把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1.html -
了解详情
处罚,不外乎主犯与从犯两种形式,理论中的矛盾显而易见。 (五)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罪名标准与手段标准 我国刑法第20条第3款规定:对正在进行行凶 .刑法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297. [11]邵东华.新刑法关于正当防卫立法的进步与不足[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5):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9630.html -
了解详情
的方面,在二者一致的场合当然好办,但在二者不一致时,好心办坏事(如防卫过当或 者大义灭亲)或者坏心办好事(如出于杀人的目的却实施了防卫他人生命 显然是不妥当的。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像刑法学通说一样, 明确地将防卫意思作为正当防卫的成立要件的话,则在行为人本人或他人受攻击之际,行为人不是出于防卫意思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532.html -
了解详情
个阶段:在不法侵害发生之前,行为人的行为没有受到刑法的调整,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正当防卫的主观要件;在不法侵害发生之时,行为人的这种认识即具有刑法上的意义,成为 致人重伤死亡的,很大程度上可能会被认定为防卫过当。 上述提到在防卫对象是无责任能力人时,防卫限度的确定是有所不同的。第一,行为人所设置的防范措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289.html -
了解详情
相应的司法解释等进行全面比较,以实际处刑有利于被告人作为新旧法律的取舍原则。当行为时法与裁判时法之间还有其它相关法律规定时,应当选择适用对被告人最有利 明显超过情况的,仍然应当认定正当防卫;如果属于明显超过情况的,则同时具备了明显超过并造成重大损害的法定要件,应当依法认定防卫过当,予以定罪处刑。 2.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6559.html -
了解详情
。 我个人认为这个问题是不存在的,或者说很难成立。为什么呢?因为本案在有正当防卫的情况下,除非存在一些偶然的因素,不然不可能构成故意杀人。 在双方对本案都 其次,无论医院救护有无失误,都可以考虑认罪,认罪本身是一个从轻情节,加上防卫过当和自首的情节,在最终的量刑上,一般可以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缓刑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5373.html -
了解详情
庭长胡新华一行来到南屏乡上杨村,走进案发现场,实地了解案情。2一审:被告人属正当防卫不负刑责天台县人民检察院列席人员意见认为,关于事实认定的部分,同意合议庭的意见; 其刑事责任。被告人郑某娟的辩护人认为:本案郑某娟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如法院认定属防卫过当构成犯罪的,因情节较轻可免除刑事处罚;如正当防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1022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