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律文中,而且深深地印在了每个官员大脑里。[7]这样,他们在处理民事案件时更重视调处,只在调处不成时才判决结案,也就丝毫不足为奇 解决纠纷的形式称为教谕式的调解(didacticconciliation)。滋贺进一步指出,清代地方官在处理民事纠纷时,更多地是依据情理来对当事人之间的关系进行全面的调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6941.html -
了解详情
因此无从获得这方面的整体数据;同时限于资源和精力,也没有能力对各地法院民事案件审理情况进行大规模的访谈调查和实地研究,进行通则式解释( nomothetic)十分困难。 的结论,亦即两者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审限制度既不是提高民事诉讼效率的充分条件;也绝非其必要条件。 首先,从整体上看,审限制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6919.html -
了解详情
是法官的职业道德素质问题。一个不准备公正审判的法官,无论面对怎样简单的案件都可能做出错误的裁判。我国法官的职业道德素质确实是令人担忧的问题,缺乏职业道德 。 所谓一审终审制适用范围的标准问题,是指以什么作为划分标准来确定哪些民事案件应当适用一审终审制。凡允许一审终审的国家基本上是以诉讼标的金额作为划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2831.html -
了解详情
追诉方式。这项权力是检察机关的既有权力,即检察机关发现法官在审理民事案件时有徇私舞弊、枉法裁判等渎职行为,构成犯罪的,应当立案侦查,依法追究 明.英美证据法{M}.北京:中信出版社,1996.6. {9}蔡彦敏.从规范到运作论民事诉讼中的检察监督{J}.法学评论,2000,(3). {10}翁晓斌,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957.html -
了解详情
案件的目标及程序时,可以对行政确认、行政许可、行政登记类案件等行政与民事案件的交叉多发地带,进行先行的探索。具体针对常见的房屋登记类、工伤 交叉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不动产物权纠纷大幅增加,有关不动产行政登记案件也随之增多。而我国有关不动产登记规定散见于各项单行法律和行政法规,没有形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520.html -
了解详情
此外,2003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联合下发《关于适用简易程序审理公诉案件的若干意见》,目的是为推动司法部门尽可能多地适用简易程序,但由于简易程序 立法意图、诉讼原则、操作规则等方面有很多不一致的地方,若将刑事、民事案件合并审理,则必然会造成程序上的混乱与冲突。 1、关于二审能否提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741.html -
了解详情
民事诉讼涉及面广、案情复杂时,为了不过分延迟刑事部分的解决,往往需要对刑事案件提前作出裁判。当该裁决因一方当事人提出上诉或检察院提出抗诉未能发生法律效力时 身份,从而享有不同的诉讼权利,承担不同的诉讼义务;刑事案件的庭审程序、调查重点、认证规则等与民事案件差异很大;加上当事人在法律素质、文化知识、语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190.html -
了解详情
可以被告不明确为由做出不予受理的裁定。[7]另一方面,对于某些符合上述小额标准的案件,如果法院认为确有必要适用其它程序进行审理,应允许其拥有在审查起诉时或 第3期。另据位于天津市中心城区的河西区法院最新数据,该院2009年上半年受理民事案件4312件,其中标的金额不满1万元的占72%。参见钱天彤:《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817.html -
了解详情
民事诉讼是列宁在创立社会主义法制体系过程中提出的重要思想。1923年《俄罗斯苏维埃民事诉讼法典》规定,检察长认为对保护国家或者劳动人民利益有必要的时候,可以 .增设人民检察院起诉以及对非讼案件的申请制度。人民检察院对民事案件不能起诉,这是我国民事检察监督制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西方国家普遍承认检察官有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781.html -
了解详情
遭受的实际损失和必然遭受的损失,对于被害人因犯罪行为遭受精神损失而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①。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之所以将精神损害赔偿排除在刑事 前移,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执行难(反观普通民事案件的执行情况,这种缓解也并不乐观)。但由于民事诉讼完全独立于刑事诉讼,将不可避免地造成两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46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