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有独立论与从属论之争。独立论认为,附带民事诉讼在诉讼性质、审理程序、适用法律、诉权行使方式、上诉权行使、执行方式等方面均有不同于刑事诉讼之处 诉讼过程中提起就否认其本身的性质,诉讼时效与当事人的实体权利紧密相关,故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刑事部分应适用刑事追诉时效,民事部分则应适用《民法通则》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442.html -
了解详情
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确立了举证期限、证据交换、证据的审核认定等一系列制度,对于防止当事人证据突袭、滥用诉权、节约审判 的权利救济制度,对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也有充分的保护。 四、 关于经当事人申请后延长的举证期限是否适用于同案其他当事人的问题。 实务中的做法也不一样,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6785.html -
了解详情
关系的抽象形式;[6] 民事诉讼模式是对民事诉讼机制及其运行特征的概括,也是关于法院和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的地位及相互关系的综合表述。简单地说就是双方 过程中,形成了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对立的矛盾关系。首先,二者相互依存,民事诉讼活动是法院行使审判权和当事人行使诉权的结合,不可能存在某一方单方面行使权力(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851.html -
了解详情
目的。 (二)完善被害人的诉讼权利,加强对被害人的完整保护 1.赋予被害人上诉权。被害人处于当事人的诉讼地位,应当有与被告人相抗衡的权利,被告人对一审判决 范围和数额可以借鉴民事诉讼中精神损失赔偿的具体规定。 (三)完善证人出庭作证制度 应当建立对证人及其近亲属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益的保护制度,对于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542.html -
了解详情
扶养人生活费、丧葬费及其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和误工损失等其他合理费用。尽管上述各种费用较多,但应该讲,绝大多数费用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审判程序和 赔偿司法解释》等法律、司法解释的有关规定,并对死亡受害人的近亲属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提起死亡赔偿金诉请给予充分的诉权和实体裁判保护。试想,受害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5115.html -
了解详情
从另一方获得与案件有关的争议事实情况及其他信息,以促使纠纷得到尽快与合理的解决。 1.2当事人与法官之间的制约与协同 民事诉讼中当事人与法官之间是相互制约 、诉讼资料予以澄清、补充或修正,来保护具体诉讼中的弱者,使双方享有同等的辩论机会,实现当事人之间实质上的平等。程序 参与原则在该模式下也有充分体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2265.html -
了解详情
从另一方获得与案件有关的争议事实情况及其他信息,以促使纠纷得到尽快与合理的解决。 1.2当事人与法官之间的制约与协同 民事诉讼中当事人与法官之间是相互制约 、诉讼资料予以澄清、补充或修正,来保护具体诉讼中的弱者,使双方享有同等的辩论机会,实现当事人之间实质上的平等。程序 参与原则在该模式下也有充分体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7226.html -
了解详情
的现行刑事法律法规中,有关对当事人保护的制度主要有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追缴和退赔等相关制度。这其中对于附带民事诉讼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其实各有千秋,但是由于附带民事诉讼带有的当事人处分的便利,理论界及其部分实务界的倾向意见就是扩大附带民事诉讼的受案范围,对属于追缴的一块如何处置,主要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1604.html -
了解详情
不予以纠正就会对当事人的合法权利造成很大损害,这有悖于正义的要求。因此,为弥补通常诉讼程序对正义保障和实现之不足,民事诉讼中设立了再审制度,对 当事人的再审申请可依职权决定提审还是指令再审。通常认为这样有利于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因为当事人认为原审裁判错误,通常已对原审法院失去信任,不愿由原审法院再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375.html -
了解详情
新的证据规则,民事诉讼中的证明标准是高度盖然性,即一方的证据的证明力是否明显大于另一方提供证据的证明力。依照司法解释,当事人的诉讼请求要想得到人民法院的 的风险和一方没有财产或无足够财产可执行的风险;不按时交纳诉讼费用的风险。 诉讼风险事先告知,能充分提示和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使案件审理、执行中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02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