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对民事审判活动进行监督的规定,对民事执行活动的检察监督限于原则性规定,未作进一步细化.根据民事诉讼制度原理,再审程序的功能定位是"补救",中国民事诉讼法以"审判监督程序"取代"再审程序"概念,功能定位主要在于"监督"[4]144-145. 中国民事审判监督程序的制度基础是国家干预理论,权力基础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39380.html -
了解详情
程序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当事人,认为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既判力效力的判决、裁定及调解协议确有错误而提起或申请再审,由人民法院依法对案件进行审理时所适用的诉讼程序。二、人民法院依职权提起再审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人民法院依职权提起再审是法院系统的内部监督。根据《民事诉讼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7277.html -
了解详情
更多地考虑了法院审理案件的便利,而忽视了当事人的程序选择权。究其原因,不难发现这是以往长期指导我国民事诉讼立法和审判实践的“俩便”原则发挥作用的结果 条规定实质上赋予了当事人一定范围内选择适用简易程序的权利。又如我国台湾地区有关民事诉讼的规定不仅赋予当事人明示合意选择简易程序的权利,而且作出推定合意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7078.html -
了解详情
还能作为不动产纠纷吗?最后权衡利弊还是将其作为不动产纠纷处理。 第四类是政策性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普通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按一般合同纠纷管辖规则确定管辖法院 )一审民事诉讼程序的职能 一审民事诉讼程序是民事诉讼的基础程序。绝大多数民事案件通过第一审民事诉讼程序就解决了。人民法院应当将民事审判工作的重心放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3551.html -
了解详情
自己的内心确信,查清案件事实,公正裁判。 在以往的民事审判中,人民法院不实行直接开庭,立案后办案的程序是:法官阅卷;询问当事人;调查收集证据;审查、核实证据;拟定庭审 《法学研究》1995年第2期。 [3]陈少华、邹红:《也论我国民事诉讼中的质证制度》,《法学评论》1997年第2期。 [5]谭兵、黄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34839.html -
了解详情
调审分立式,运作这种模式要将法院调解与法官审判进行分开,一般讲调解作为审判的前置程序,调解不成则转入审判程序,但是一旦调解成功,则调解结案与判决结案 最后可能会浪费掉原本就很稀缺的司法资源,也很可能会增加当事人的诉讼成本。当然我们必须得承认民事调解制度是我国民事诉讼的重要制度,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0575.html -
了解详情
,主要围绕鉴定事宜展开,并规定了公安机关的告知义务以及受害方的异议权;同时规定了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在公安阶段的程序。 五、 检察院审查起诉阶段 1、《 的上诉、抗诉期限确定。如果原审附带民事部分是另行审判的,上诉期限应当按照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期限执行。 第249条审理附带民事诉讼的上诉、抗诉案件,应当对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96683.html -
了解详情
,形成自己的内心确信,查清案件事实,公正裁判。 在以往的民事审判中,人民法院不实行直接开庭,立案后办案的程序是:法官阅卷;询问当事人;调查收集证据;审查、核实证据 ,《法学研究》1995年第2期。 [3]陈少华、邹红:《也论我国民事诉讼中的质证制度》,《法学评论》1997年第2期。 [5]谭兵、黄胜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9192.html -
了解详情
实体的正义性。所以说,建立完善的庭前准备程序,使民事诉讼的程序正义得以实行,进而保障诉讼实体正义的实现,是我国法制建设的必然选择和当务之急。法国民事 2003年版,第397页。 [23]所谓事实探知绝对化的审判理念,是指长期积淀于人们头脑中的那种认为法院或法官在诉讼活动中必须在彻底查明案件事实真相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6314.html -
了解详情
民事诉讼制度中必然会引起程序的不和谐,法官的双重身份及其调解偏好又必然使我国的民事诉讼制度仍然继续保持着调解为主的传统格局,使民事诉讼的实践在一定程度上 一种办案方法。在当事人申请调解并且自愿达成协议的情况下,才是一种结案方式。立法上可以作为法院的审判前置程序加以规定。设置调解庭,专司调解工作。 第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594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