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规定,行政相对人对行政主体的行政强制措施不服的,可以申请行政复议和提起行政诉讼。三、“行政强制措施”的外部“边界”划定在上一题里,我们对“行政强制 以上各级人民政府为执行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决议或上级行政机关的决议或命令而规定的各种办法的行为。它的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3(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598.html -
了解详情
的律师队伍,但是按照我国现行《律师法》的规定,公司律师、公职律师的存在没有法律依据,与社会律师的身份转化存在法律上的障碍,而将“律师”定位为法律 行为缺乏全面合法性监督是制约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原因。虽然我国通过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实现了对具体行政行为和部分抽象行政行为的审查,但是实践中,通过行政复议撤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7404.html -
了解详情
,公司帮助劳动者申请了工伤认定,但认定工伤后,劳动者辞职了,公司想要反悔,可由于超过时间,其提起的行政诉讼最终没能得到法院的支持。“近年来,对于工伤认定采取了更加宽松的 的规定很明确,但在实际操作时,却总是有所欠缺。而且我国法律中并没有“过劳死”的概念,只是在《工伤保险条例》中规定:“在工作时间和工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36612.html -
了解详情
利益行为的惩处,但是这些问题都需要实体法做出明确的回应,否则依然会陷入法律依据缺失的怪圈,导致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虽然在制度上存在,而在实践中却陷入诸多困境的 《论环保机关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正当性以环境权理论为基础的证立》,《法学评论》,2011年第2期,第105页。[7] 姜明安:《行政诉讼中的检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4507.html -
了解详情
问题。 裁执分离模式存在三大问题:首先、司法执行权的委托没有法律依据。从立法目的上分析,《条例》的立法初衷本来就是强制拆迁去行政化,避免行政机关因为 征收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不提起行政诉讼,在补偿决定规定的期限内又不搬迁的,由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强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5050.html -
了解详情
致害赔偿,并未因为《国家赔偿法》的修订未予明文,就完全没有法律依据,这一点是肯定的。 三、怠于履行职责致害的因果关系 怠于履行职责是一种 行政诉讼法》第11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下列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提起的诉讼:(四)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申请行政机关颁发许可证和执照,行政机关拒绝颁发或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0470.html -
了解详情
和不足之处,例如过于强调查明案件事实真象,而不分刑事诉讼、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的不同特点;不同程度地忽视了程序公正和诉讼效率。但这属于应当加以完善和 规则的制约。比如刑法规定了犯罪的追诉时效,超过时效,即使查清了犯罪事实,基本上也没有法律意义;刑事诉讼法规定了一系列诉讼期限,超越诉讼期限处理案件,便构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523.html -
了解详情
的行政行为和行政许可行为两种观点。但是,这两种观点缺乏理论基础和法律依据,是不能成立的。工商变更登记行为应归属于行政确认行为,这一性质的确定对于 在立案和审理时首先要审查和解决的重要问题,也是自然人和法人成功提起行政诉讼必须具备的法定条件之一,而要对此作出合法、准确的判断,必须正确认定被诉行政行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5796.html -
了解详情
,所以更应该加强对行政强制措施权行使造成损害的救济。如可以明确行政机关告知公民不服行政强制措施可以提起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或国家赔偿,也可以赋予相对人更长 特别的规定外,必须向行政相对人说明其作出该行政行为的事实根据、法律依据以及进行自由裁量时所考虑的政策、公益等因素。 行政行为说明理由制度一般分为说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5676.html -
了解详情
其可诉性没有法律规定,故不能纳入非诉审查范畴;三是基于第二点认识,停建通知书一旦纳入非诉审查并被法院作为强制执行依据实施强制执行,由于法院的提前介入, 、法人或其他组织,在法定期限内对针对它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提起复议或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具体行政行为产生法律效力;三是相对人不履行具体行政行为确定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85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