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工具。无论是法律抑或道德都不存在对自由的尊崇,对人作为道德自治体的尊重。因而,尽管传统德治的主张者不象法家那样干脆否认法与道德的关系,但也并不 》,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74页。 [④]公丕祥主编:《中国法制现代化的进程(上)》,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138页。 [⑤] 法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300.html -
了解详情
的权利、义务和责任三者关系更为明确、更趋一致[6]。 二、道德调整与法律调整原理透析 法律与道德都是社会规范的主要表现形式,都是社会上层建筑 试论配偶权[J]. 法学论坛. 2000(2)49~57 ;尹海文:配偶权的侵权及其民法救济[J]. 怀化师专学报2000(3). 32-35;史浩明:论配偶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221.html -
了解详情
有关系。此次围绕“草案”争论最大的焦点问题之一,就是法律是否应介入道德的领地?赋予法律更宽泛的权力去调整一般婚姻家庭法律关系之外的社会关系,这究竟是对还是不对 多的婚姻家庭社会领域,如何才能寻找到最合适的定位和标尺,让法律与道德携手合作,在各自的职责权限范围内各司其职、互动融合,优势互补?这不仅是一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78.html -
了解详情
,也许近代德国学者路德维希。克纳普说的话很对:“法律的表壳就是法学的核心。”(四)法律与道德的矛盾当法律上的抽象人具体化以后,形式的平等受到了 之争,破除了理性主义、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之后,原有民法上的人在规范民法上是虚幻的,支离破碎的。关于自由、权利和政府的关系上,民法如何去把握和编排,我想我们既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856.html -
了解详情
的程度-这是维持文明社会方式所必需的-就是正义的目标”。[40]这种正义的观点用来讲利益与道德的统一是再合适不过了。四契约相对自由、利益均衡平等、 在于使人们在交易场上可以得到交易上道德的保护。史尚宽先生从正义衡平的角度,认为“诚信原则(TrenandGlauben)”,谓一切法律关系,应各就其具体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679.html -
了解详情
的程度-这是维持文明社会方式所必需的-就是正义的目标”。[40]这种正义的观点用来讲利益与道德的统一是再合适不过了。四契约相对自由、利益均衡平等、 在于使人们在交易场上可以得到交易上道德的保护。史尚宽先生从正义衡平的角度,认为“诚信原则(TrenandGlauben)”,谓一切法律关系,应各就其具体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666.html -
了解详情
的作用已得到充分扬弃,尤其是在法律与伦理、法律与道德的界限严格区分的情况下,法意与人情,似乎应当两不相碍。然而,人的价值系统和生活方式是在长期的 是不一致的。本文限于篇幅对此不予考究,且倾向性地以行为人的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的关系来界定因果关系的构成。[42]王利明:《侵权行为法归责原则研究》,中国政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611.html -
了解详情
4)执行中采取措施不当,不注意适当维护被执行人和第三人的合法权益。就法院之间的关系上,审判权的滥用既表现在同级法院之间,也表现在上下级法院之间。就同级 一个选择问题。首先,基于规范性质的明显不同,这种引入应系原则的引入而非具体规范的引入。其次,引入的原则应能体现法律与道德的根本共同点,并利于弥补法律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518.html -
了解详情
在此拟就行政司法主体的道德素质和道德能力,与社会主义行政司法运行的关系作一探讨。 一、 行政司法的运行基础——政府权力,法律与道德 行政司法是国家行政活动 选择能力弱,而导致行政司法行为偏离法律与道德的要求。 因此,提高行政司法主体在道德冲突中的选择能力,对行政司法的正确实施显得至关重要。笔者认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691.html -
了解详情
全面发展。”客观地讲,“科学发展观”之降生,是继“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的第一代发展战略之后,中国又迎来新一轮深层矛盾(如人口压力、城乡差距 的。” [17] 张先生的制度经济学视野的法律与道德互动关系及秩序观,至少提供了这样的启示,我们完全有理由从法社会学的立场找到法律与道德的内在连接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30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