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54页。)法律地位平等与主体人格独立是确认民事主体资格的基本原则。其中,地位平等是人格独立的必要前提,而人格独立则是地位平等的具体表现。 或该物件的某一部分而言,不能设定数个性质相同且彼此独立的物权。(注:参见王利明著:《民商法研究》(第三辑),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939.html -
了解详情
反映物权的经济属性。同时,物权的客体原则上为有体物,是区别物权与其他财产权,尤其是所有权与其他财产权的基本界限。立法例和法学中有把权利也作为所有权 》,都是在法典中系统规定了物权的有关内容。而英美法国家则没有民法典,但通过其财产法(PropertyLaw)确认了人对物的权利。我国物权法是调整我国现实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935.html -
了解详情
的的需要。因此现在制定物权法不能再固守计划经济的传统,应对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些物权制度加以确认,如让与担保、企业财产集合抵押和企业担保等制度。 技术、物权法的基本原则、发展趋势等方面的借鉴。我国属于大陆法系传统的国家,因此可以借鉴法国、德国、日本等国家的立法技术。比如说我国一直不承认物权和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615.html -
了解详情
从而以此设定质押。本人认为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物权法定主义作为物权法的基本原则在立法上一直延续下来,在今天受到了挑战,物权自由创设主义也开始为学者所关注。 的种类、内容由法律强制规定,而且物权的行使和关于物权的法律行为如设立、移转、变更等亦应由法律限定;[⑨]对于质押标的的确认,有人认为,某一项财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596.html -
了解详情
关系的干预和对社会经济生活的管理。 第四,保障公民的基本人权不受侵犯。区分公法和私法,不仅为市场经济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意思自治原则,而且也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皆由民法主体制度所确认,其合法权益共同受民法保护。 2.物权制度。所有权和其他物权制度是规范财产(动产和不动产)的所有和使用关系的基本制度。民法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287.html -
了解详情
上亦应适用。”[5]虽然先生指出的是在物权形式主义变动模式下,善意取得应遵循民法的基本原则,此理同样适用在债权形式主义物权变动模式下的善意取得制度。如果认为善意取得 所有人。即使占有人非为权利人,从占有人取得物权的善意第三人仍受保护。这一原则被很多国家的立法所确认。德国民法第1006条规定第1款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347.html -
了解详情
科学的根据。[2] ??? (二)物权公示原则 物权公示原则是物权法的基本原则之一。所谓物权公示原则,指的是物权的各种变动必须以一种可以公开的能够 程序法上的登记同意。以此来确保土地登记簿的正确,与真实的法律关系相一致。其三是先前登记原则,据此,土地登记机关需要确认处分权人是否一直是土地登记簿中登记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129.html -
了解详情
在搞私有化。我们认为,平等保护三个所有权是我国“物权法草案”的中国特色。民法的基本原则就是平等原则,宪法原则就是“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因此,平等保护各类民事主体 起来的。在传统民法中,对于土地的归属及利用关系的调整是通过所有权和用益物权的理论和立法模式来实现的。而自然资源附属于土地,依附于土地,因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070.html -
了解详情
契约关系的更少,监护、无因管理和共有应被剔除),它们中还有两种赤裸裸的物权关系:嫁资返还和遗产追索。如果说前者还只要求嫁资返还人遵守客观诚信, 他的”(D.1,1,10,1)一起,被吸收为罗马法的基本原则,构成 其关于诚信之规定的出发点。 当然,罗马人的诚实(Honestum,该词也有“高尚”的意思)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58.html -
了解详情
,如出现隐私权。在婚姻家庭领域,确认了男女平等、一夫一妻制度之后,夫妻之间关系长期没有大的变化。在财产关系领域,物权、债权制度似乎具有功能完备性, 优化的制度规则,一旦丧失效率优势就会被商人弃用。 3.民商法原则体系之间存在差别。民法的基本原则是平等、自愿、公平、诚实信用。平等首先指民事主体地位平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5738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