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在缺乏正式立法的情况下,最高人民法院先后出台了《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下称“解释一”)和《关于审理涉及 了规定。“解释一”第一条规定:“网络著作权侵权纠纷案件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侵权行为地包括实施被诉侵权行为的网络服务器、计算机终端等设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05.html -
了解详情
”问题,这是纸质期刊不曾遇到的,也是电子期刊编辑出版中必须解决的著作权问题。所谓数字化权(Digital right),又称电子权(Electronic right),是 六条第9款规定,未经期刊社许可,使用其版式设计是侵权行为。 对电子期刊整体著作权的讨论具有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这里需要界定的是两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086.html -
了解详情
产权正当性 一、从罗马法中的“Jus”到中文的“权利” (一)“jus”内涵的人文观 “著作权”一词,系构筑在“权利”一词的基础上,是“权利之树”上的一个枝干。 典当人的财产的权力;代理人移转本人财产、订立契约约束本人或使他对一种侵权行为负责的权力。 第五,权利被用来指某些可以说是法律上不过问的情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583.html -
了解详情
事实上,著作权法规定的侵权行为类型中没有新闻行业里所说的洗稿行为,从这种行为的外在表现形式来看,其类似于将他人稿子改头换面而隐去原作者信息后重新发表 、如果“洗稿文”仅抄袭了极少部分元素从而无法构成著作权侵权,但足以引人误认为是与已经产业化经营的著作权人存在特定联系时,则不排除权利人依据反不正当竞争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77923.html -
了解详情
日上午,北京互联网法院公开审理北京菲林律师事务所诉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著作权侵权纠纷一案,原被告双方均通过互联网诉讼平台远程参与庭审并就前述问题展开交锋 文件,故其证据缺乏真实性和可信性。百家号是信息存储平台,被告并未实施侵权行为,也未侵犯涉案文章保护作品完整权。请求法院依法驳回原告全部诉请。庭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47501.html -
了解详情
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侵犯著作权的诉讼时效为二年,自著作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侵权行为之日起计算。权利人超过二年起诉的,如果侵权行为在起诉时仍在持续,在该著作权保护期内,人民法院应当判决被告停止侵权行为;侵权损害赔偿数额应当自权利人向人民法院起诉之日起向前推算二年计算。但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8125.html -
了解详情
、 著作权许可转让合同; 7、 其他证据。 (二) 证明著作权侵权行为的证据 1、 如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发表其作品的证据; 2、 在他人作品上署自己名字的 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的证据。 5、假冒他人专利的证据。 6、侵权人实施诱导、怂恿、教唆、帮助他人侵害专利权的证据。如行为人销售专利产品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2026.html -
了解详情
能够为大众所知悉的信息等,利用互联网进行传播而侵犯其他公民、法人财产权的行为。网络恶搞侵犯财产权的范围包含所有权、债权、继承权、知识产权和占有权。 债权人损害。 第三,网络恶搞行为侵犯著作权.著作权是民事权利的一种,侵犯著作权行为属于民事侵权行为范畴。网络恶搞行为侵犯著作权是指行为人出于过错,在网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7120.html -
了解详情
为根据的。据此,人们认为,《刑法》打击的对象与《商标法》所规定的侵权行为应该是一致的,至少在《补充规定》颁布之前,这种理解也无可非议。因为1979 主义,而商标专用权的保护则采登记保护主义。因此,只有已注册的商标才致发生著作权与商标专用权竞合的问题。另一方面,按照《专利法》和《专利法实施细则》的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751.html -
了解详情
责任。 2、网民要提高法律意识,不得侵犯他人版权。 现代著作权法一直徘徊在保护著作权和促进文化传播之间,期望获得均衡,平衡创造者、传播者、使用者诸者之间的权利。 上传的作品,应获得著作权人的授权。对于他人上传的侵权作品,在接到权利人通知后及时采取断开链接、删除、屏蔽等措施停止侵权行为。 《信息网络传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310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