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款为根据,普遍认为拐卖妇女、儿童罪的实行行为是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接送、中转行为之一的行为。[1]但是司法解释并非如此认为。例如,2010年3月 罪;第344条的非法出售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制品罪;第347条的贩卖毒品罪;第350条的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罪;第352条的非法买卖毒品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6883.html -
了解详情
十七条第二款规定的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未成年人犯,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五 %以下; (2)孕妇、哺乳期妇女、患有严重疾病人员及其他特殊人群被利用或被强迫参与毒品犯罪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30%以下; (3)存在犯意引诱、数量引诱情形的,可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7505.html -
了解详情
毒品案件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但该类犯罪近年来仍然有着上升的趋势,而与此同时,贩卖毒品案件自身的高科技性和一些犯罪分子作案手段具有隐蔽性,且反侦查、反审讯 的显著特点。不少案件,不论是在侦查阶段还是到起诉、审判阶段,往往由于毒品罪资不存在或被告人翻供,造成审查认定证据困难。如何有效预防一对一案件的翻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0066.html -
了解详情
十七条第二款规定的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未成年人犯,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五 %以下; (2)孕妇、哺乳期妇女、患有严重疾病人员及其他特殊人群被利用或被强迫参与毒品犯罪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30%以下; (3)存在犯意引诱、数量引诱情形的,可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8121.html -
了解详情
十六周岁的人, 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 应当负刑事责任, 按照国民正常认知方式来理解 2款规定, 但没有加以规定的犯罪, 应当通过补充立法加以解决。例如, 走私、运输、制造毒品罪。 2. 理论的更新 即对于想象竟合犯, 应当用更新的、更合理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657.html -
了解详情
的未成年人仅对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限于致人重伤或者死亡) 、强奸罪、抢劫罪、贩卖毒品罪、放火罪、爆炸罪、投放危险物质罪这八种故意犯罪承担刑事 责任的范围,不尽合理。原因在于: 首先,已满14 周岁不满16 周岁的未成年人对贩卖毒品罪的社会危害性缺乏足够准确的认知。刑法理论上,犯罪以行为是否违反社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921.html -
了解详情
裁判领域的延伸,其目的在于保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但是,因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非法持有毒品罪被判过刑的罪犯,在缓刑、假释 或者暂予监外执行期间 抑或同时适 用两者的规定?对此,最高人民法院2000年4月印发的《关于全国法院审理毒品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以下简称纪要)中指出对依法同时构成再犯和累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727.html -
了解详情
十六周岁的人, 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 应当负刑事责任, 按照国民正常认知方式来理解 2款规定, 但没有加以规定的犯罪, 应当通过补充立法加以解决。例如, 走私、运输、制造毒品罪。 2. 理论的更新 即对于想象竟合犯, 应当用更新的、更合理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7573.html -
了解详情
、向自己非法提供麻醉药品、精神药品、让他人代运、代购毒品、为自己提供吸毒的场所等,不应作为贩卖毒品罪、非法提供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罪、运输毒品罪 危及公众健康的抽象危险,但没有具体的危险,考虑到吸毒者处于被害人地位的事实和相关毒品犯罪的规范保护目的,不宜将上述行为作为犯罪处理,应与他人实施的情形区别对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5074.html -
了解详情
、诬告的情况,其供述可以作为认定被告人明知的直接证据。对认识明知,应注意审查被告人在帮他人贩卖毒品过程中的事实是否清楚,有无证据证明,这些证据是否能证明被告人应当知道是毒品,推断被告人应当知道的间接证据是否已具备。一般来说,下列事实可以认定具有“明知”故意:(1)采取隐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14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