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形式发生新变化,以房屋交易形式收受贿赂逐年增多。两高《关于办理受贿刑事案件具体适用法律若干问题》对交易型受贿作了明确规定,但司法实践中对此类案件 的定罪数额应综合市场价格、实际支付价格、优惠价格等予以考虑,两高司法解释规定受贿数额按照交易时当地市场价格与实际支付价格的差额计算。实际操作中,此类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5003.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形式发生新变化,以房屋交易形式收受贿赂逐年增多。两高《关于办理受贿刑事案件具体适用法律若干问题》对交易型受贿作了明确规定,但司法实践中对此类案件 出租或转卖产生增值收益属于违法所得,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这样,对交易型受贿犯罪更能起到预防、威慑、打击作用。(江苏省金湖县人民法院刘仁斌) 来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692.html -
了解详情
,最高人民法院收回了死刑核准权,规范了证据规则,进一步明确了“疑罪从无”的刑事司法原则。2、检察院加强了“存疑不起诉”观念教育,增强了“存疑不起诉”意识, 只管审判,不管执行,治安警察与刑事司法警察分离,分别管理的司法机关体系,建立将原属于检察机关对渎职、贪污受贿等腐败案件的直接受理侦查权划归监察机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2998.html -
了解详情
官方对之的解释则语焉不详。这种“无奈之举”且不说是违反现行法律规定,就是对于不同案件的行贿人来说,也造成了有的获罪、有的豁免之差别对待,破坏了法律面前 ”只能使行贿与受贿双方为了共同利益而联手抗拒侦查,结果是两罪都难以查处,岂不是适得其反?因此,在制度上明确规定行贿人作为污点证人可以豁免刑事责任,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01.html -
了解详情
在目前办理受贿犯罪案件时,经常出现犯罪嫌疑人辩解已将受贿赃款用于单位的“公务开支”,如请客、送礼、娱乐消费等。对此,检察机关、法院在认定其受贿 对于受贿赃款去向情况难以取证、查证,进而容易造成犯罪嫌疑人在刑事诉讼过程中翻供,不利于有力打击受贿犯罪;其次难以辨别被告人辩解的真伪,不利于提高诉讼效率;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493.html -
了解详情
了节约司法资源的目的。当前,我国正处于新旧体制转轨时期,各种社会矛盾明显增多,刑事案件多发,而司法资源有限,适用普通程序简化审既能提高诉讼效率,又能保证案件质量 ,即不同种罪名,而将同种数罪排除在其适用范围之外。如被告人王某受贿近百次,受贿金额达50万元,其对指控的犯罪事实中的绝大部分,表示认罪,只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845.html -
了解详情
,最大限度地挖掘多种证据信息。笔者曾指挥查办了一起发生在建筑领域的特大受贿案件,犯罪分子系某工程副总指挥。根据该工程的特点和几位正副指挥的职责分工 是方法问题,并不能以后者否定前者。持否定意见者则认为,贿赂犯罪证据应严格按照刑事证据基本属性来衡量,如果证据本身的合法性都没有保证,哪里还有资格作为定案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031.html -
了解详情
事实的对立构成要件是什么,这个事实符不符合这个构成要件,比如说人家起诉这件事,受贿或者滥用职权,但是我的行为就只是滥收费,就是滥收费,我滥收费怎么就构成犯罪 ,没有证据证实的话是不要相信的。我自己养成的习惯是我自己的亲戚朋友跟我说刑事案件的时候我绝对不会全部相信,这就是一个习惯。这是他的立场决定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24849.html -
了解详情
追究刑事责任。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1、单位受贿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 2、单位受贿数额不满10万元,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故意刁难、 、行政执法部门主管领导阻止移交的; 6、隐瞒、毁灭证据,伪造材料,改变刑事案件性质的; 7、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为牟取本单位私利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6129.html -
了解详情
他人谋取利益只是受贿人的一种心理态度,属于主观要件的范畴。⑹也有学者从刑事政策学的角度对主观说进行了论证,认为如果一个国家工作人员收受了他人 调整以及对贿赂犯罪尤其是受贿犯罪的有效打击。 注释与参考文献 ⑴根据1999年9月16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386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