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程序的设计和运作必须保障当事人能够富有影响地参与法院解决纠纷的活动。在刑事诉讼中,对作为当事人的被告人的诉讼参与权的保障具有更为重大的意义,因为 刑事法庭。检察院应当参加审判法庭的审讯,任何裁判的宣布应有检察院在场。”德国刑事诉讼法第226条规定:“审判是在被召集作裁判人员、检察院和法院书记处一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617.html -
了解详情
的观点。不过,北京大学陈瑞华博士的观点也许更令人信服。根据陈博士的论述,[⑥]刑事诉讼价值分为外在价值(工具价值)、内在价值(公正价值)和经济效益价值。[⑦]其中 机关权力滥用的诉讼权利:[11]诉讼以民族语言文字进行的权利(刑事诉讼法第9条)、辩护权(刑事诉讼法第11、32、33、34条)、控告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512.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时受伤而求治于医师,为其治疗伤害之医师,即以鉴定证人(“刑事诉讼法”第210条)出庭作证。[30]我国台湾地区的证据理论也普遍将鉴定证人视为证人 出庭作证。[38]本文只对后者作简要分析。如前所述,长期以来,我国学术界普遍认为,刑事诉讼中的证人是指除当事人以外在诉讼之前了解案件情况并向公安司法机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511.html -
了解详情
)庭外调查证据;(6)其他准备程序[5](P167-178)。此外,上述各国刑事诉讼庭前审查及准备,还包括诸如送达起诉书副本、确定审判日期、传唤( 公诉案件,人民检察院移送起诉时没有建议适用简易程序,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符合刑事诉讼法第174条第1项的规定,拟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应当书面征求人民检察院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493.html -
了解详情
和逮捕犯罪……。其次,法律的执行需要作用于一定规模的资源和惩罚。“”在刑事诉讼中,资源的供求矛盾体现为:一方面在现实中犯罪现象总是层出不穷,加之 、爆炸等严重危害社会治安和公共安全,应当判处死刑的刑事犯罪分子,应当及时交付审判,可以不受刑事诉讼法第110条规定的关于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人期限以及各项传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487.html -
了解详情
公诉的要求是“”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虽然此时也要求“”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但立法所要求的标准 确实、充分“”的程度。司法人员及其他及法定人员的回避具有我国刑事诉讼法第28条、第29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只需提供能证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482.html -
了解详情
再审进行的。相反,法律明确规定了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的申诉理由,即刑事诉讼法第204条所规定的几种情况:一、有新的证据证明原判决、裁定认定 ,审查再审理由是否成立时不必作价值判断。这种完全脱离价值判断的审查标准,使刑事再审程序缺乏一个有效机制来处理法的安定性和真实性之间的矛盾,从而导致我国难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475.html -
了解详情
予以撤销或变更;(2)预先听审(preparatoryhearings)程序。根据1996年《刑事诉讼与调查法》而设立。该程序在陪审团宣誓前根据控辩双方的申请 案件,人民检察院移送起诉时没有建议适用简易程序,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符合刑事诉讼法第174条第(一)项的规定,拟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应当书面征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448.html -
了解详情
中将法律行为的概念和理论进一步精致化。随着民事法律行为理论在民法领域的成熟,诉讼法领域的学者也开始从行为的角度来研究诉讼程序。对诉讼行为(德文Prozesshandlung 时才应认定其无效,即所谓“无明文则无无效”。如意大利旧刑事诉讼法第184条第1项规定:“诉讼行为未具备其法定方式者无效,但以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438.html -
了解详情
”,对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严厉镇压。“民主”、“自由”、“保障人权”越来越成为空洞的口号。刑事诉讼理论保守派观点随之抬头。联邦最高法院的沃尔夫诉科罗拉多案(1951年)的 证人证言采用,则属提供证据的主体不合法,应属非法证据;同时,刑事诉讼法第46条规定:“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41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