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的提问或者保持沉默,或者在侦查、起诉阶段由于种种原因而供认有罪,而在庭审中却当庭翻供,最终一旦被法院判决有罪,将因认罪态度不好而受到 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89-390页。 要解决公诉人强制讯问被告人引起的程序不公问题,根本途径是确认被告人在庭审过程中的沉默权,废除公诉人对被告人的强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593.html -
了解详情
保证证人证言的真实性。只有证人出庭,才能使直接言词原则得到贯彻,才能真正使法院的判决达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首先,证人出庭能够使案件事实和证据之间的矛盾 的传唤书具强制性制裁,也不得不到庭,否则就会被按蔑视法庭罪论,被追究起诉。换言之,美国是以惩戒来保障证人出庭作证的。德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传唤证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2448.html -
了解详情
刑事案件被害人提起精神损害赔偿民事诉讼问题的批复》作出的不予受理或者驳回精神损害赔偿起诉的规定,使得严重精神损害得不到赔偿。 作为基层刑事审判法官,依据法律规定 的不公,造成的伤害是普遍的,损害了法律、法院的权威尊严和公平公正形象。来自于法定程序的不公,造成我国立法的落伍,损害了我国法律的国际影响力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216.html -
了解详情
民间性的调解与仲裁组织依靠当事人双方选择受理纠纷的那种软弱无力的现象,即只要有一方当事人起诉就可以强制开始纠纷的解决,这种优势在幅度上吸引当事人。其三,政府介入纠纷解决 。英国学者达夫(R.A.Duff)认为,法院即使对一名事实上有罪的被告人作出了正确的有罪判决,但如果这一裁判建立在不充分、不可靠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5299.html -
了解详情
保证证人证言的真实性。只有证人出庭,才能使直接言词原则得到贯彻,才能真正使法院的判决达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首先,证人出庭能够使案件事实和证据之间的矛盾 的传唤书具强制性制裁,也不得不到庭,否则就会被按蔑视法庭罪论,被追究起诉。换言之,美国是以惩戒来保障证人出庭作证的。德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传唤证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155.html -
了解详情
案经各级法院立案复查的6件,占不服判决信访案件的28.6%,经过复查,只有2件民事案件告知信访人另行起诉、1件移送上级法院处理,但无1件进入再审程序。 一是有些当事人文化水平低,对法律一知半解或片面理解,总认为办案人员有偏见,裁判不公;有的当事人自认为有理就能打赢官司,一旦案件因证据不足败诉,不是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666.html -
了解详情
后来中间人从中说和,并施加一定的压力,此事村长给予两万元予以了结,然而该村民也起诉村长和公安局,虽然其接受和解时并不情愿。对于此事,虽然当时遭到全体村民的唾骂、 也应适当考虑农耕时间以减少农民的诉讼成本。而且更重要的是,当判决生效之后,法院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去督促当事人去执行,让农民在胜诉的喜悦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9476.html -
了解详情
素质不高;少数法官特权思想严重;有的法官滥用审判权和执行权,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裁判不公,久拖不执或者违法执行,甚至贪赃枉法,严重败坏了人民法院和法官的声誉。”“少数 一个理儿:你是律师,我给了钱,你就要保证我打赢这场官司。一旦法院判决他败诉了,这些当事人就一改过去谦恭的态度,开始对律师冷眼相待,甚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250.html -
了解详情
制度,最初是德国等大陆法系国家为了克服法国1806年民事诉讼法的自由放任倾向,即法院不协助当事人进行诉讼的古典式的当事人主义的弊病而提出来的诉讼指挥权制度。 (1)我国民事诉讼法(1992)第111条规定“对判决、裁定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案件,当事人又起诉的,告知原告按照申诉处理”。(2)最高人民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184.html -
了解详情
既然推定为无罪,那么检察机关为什么有的还要审查起诉?!法院为什么还要开庭审理?!我们坚持以事实为根据的原则,在法院判决有罪前,不能说是罪犯,但也 价值取向在于两个方面:其一,防止、限制司法人员的恣意专断、滥用权力以遏制司法不公、司法腐败。这是现下依据中国国情制定刑事证据法应当遵循的首要价值取向;其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51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