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滥用职权行为本身在通常情况不具有发生特定结果的危险,滥用职权的意思实际支配了结果的发生,可将滥用职权罪总体上定性为故意犯罪。[9]笔者坚持对因违法 结果实际发生了,也只能是意外事件,也就是说,在轻信过失的犯罪中,行为人认识的内容是即便行为时利用了有利的主客观条件,危害结果仍然会发生。轻信过失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3302.html -
了解详情
客观上实施了共同实行行为,这就决定了在定罪方面,对各行为人一般只能定同一个罪名;而在量刑方面,应当适用共同处罚的原则,各行为人都要对全部危害结果承担刑事 ,即都具有谨慎驾驶的注意义务。否则,难道我们还要区分对健康行人的注意义务和重伤倒地的行人的注意义务么?因此,如果不规范的理解注意义务的内容,将很难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437.html -
了解详情
的方式本身就是对社会上危险分子的威慑,使他们不敢以身试法,所以,作为静态的刑罚本身就具有一般预防的目的。从动态方面讲,国家对已经犯了罪的人适用刑罚、执行刑罚 的处罚显然既包括按第1款规定的犯罪定罪,也包括按第1款规定的法定刑处罚。同样的处罚,其含义却不同。 3.立法内容不够完备。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428.html -
了解详情
的方式本身就是对社会上危险分子的威慑,使他们不敢以身试法,所以,作为静态的刑罚本身就具有一般预防的目的。从动态方面讲,国家对已经犯了罪的人适用刑罚、执行刑罚 的处罚显然既包括按第1款规定的犯罪定罪,也包括按第1款规定的法定刑处罚。同样的处罚,其含义却不同。 3.立法内容不够完备。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771.html -
了解详情
故意犯罪,因此处罚不宜太重[16]。基于这种理由,我国刑法对交通肇事等包含过失致人死亡内容的业务过失犯罪配置的法定刑反而比普通过失致人死亡罪更低。 致人死亡行为要严重。在不少国家, 即便是对尚未造成危害结果的危险驾驶行为, 都予以严厉的刑罚制裁。例如, 德国刑法典第316 条规定, 只要是在因饮酒或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656.html -
了解详情
故意犯罪,因此处罚不宜太重[16]。基于这种理由,我国刑法对交通肇事等包含过失致人死亡内容的业务过失犯罪配置的法定刑反而比普通过失致人死亡罪更低。 致人死亡行为要严重。在不少国家, 即便是对尚未造成危害结果的危险驾驶行为, 都予以严厉的刑罚制裁。例如, 德国刑法典第316 条规定, 只要是在因饮酒或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7569.html -
了解详情
被告人的行为虽然构成犯罪,但是应当免除处罚的,可以作出免予起诉的决定,这实际上是赋予了检察 机关可以不经法院审判就定罪的实体处分权,因为检察院作出免予起诉的 为前提的,而这本应属于审判权的内容,由检察院来认 定被告人有罪,无疑是僭越了法院的审判权。免予起诉制度的存在是1979年刑诉法控审职能混淆的突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084.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行为的,单纯宣告有罪也符合刑法规定。一个简单的道理是刑法规定了多种免除处罚情节。如果将刑法第3条前段的定罪处罚解释为定罪就必须科刑,必然导致 年或者按月确定点。(29) 其次,认为责任刑原本就是一个幅度的观点,存在疑问。 责任本身不是一个幅度,而是一个确定的内容。不管是盗窃他人价值3000元的财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4355.html -
了解详情
交通肇事罪,而应当定(间接)故意杀人罪。理由有以下几点: 1.过失犯罪的行为人,对待危害结果的态度不能有故意的内容。 过失犯罪的行为人,对行为的态度 车辆所有人或者机动车辆承包人指使、强令他人违章驾驶造成重大交通事故,具有本解释第2条规定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 很明显,这一规定在我国刑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31606.html -
了解详情
交通肇事罪,而应当定(间接)故意杀人罪。理由有以下几点: 1.过失犯罪的行为人,对待危害结果的态度不能有故意的内容。 过失犯罪的行为人,对行为的态度 车辆所有人或者机动车辆承包人指使、强令他人违章驾驶造成重大交通事故,具有本解释第2条规定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 很明显,这一规定在我国刑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3097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