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书的规定,还是援引《刑法》第37条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的规定,其中大可争议一番,坦白地说,无论援引哪条都没有说服力; 但是,目前体制决定了地方司法机关无法自觉地尊从中央司法,而在相当程度上受到地方党政机关的压力,后者却本能地将地方利益置于重要甚至首要位置来考虑,并将这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370.html -
了解详情
)。⑼如何看待这两种不同观点,关键在于怎样理解为刑罚提供根据的含义。责任是成立犯罪的一个条件,当然也是刑罚的前提条件,倘若将这种前提条件理解为为 无疑就是将刑罚变成了一种实现某种预防性刑事政策的随机的工具。(66)基于同样的理由,如果在量刑时将一切结果作为从重处罚的情节,就意味着将行为人没有责任的结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340.html -
了解详情
而治疗成功,那么她是否不应该来到人间?之后的身份和人生价值又会受到怎样的影响呢? 而在刑法上,父母促使未成年的小女儿捐献器官,是否凑成教唆伤害行为 协助义务,比如将受刑人移送至医院。但是,按照刑事判决或劳教决定,监禁或劳教应当在特定地点进行。为避免与剥夺人身自由的处罚目的构成冲突,此时应制定明确的规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459.html -
了解详情
依据都不免受到质疑,因此也引起了理论界、实务界的争议。本文正是从这一争议出发,通过分析销售侵权复制品罪与非法经营罪之间的关系,结合司法实践经验,试图寻找刑事法律 刑法处罚上就应该区分这两类行为,对销售行为的处罚要轻于出版、印刷、复制、发行行为。笔者认为,对销售行为比照出版、印刷、复制、发行行为以低一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5344.html -
了解详情
具体规格和标准。 [2]犯罪构成回答的问题是:犯罪是怎样成立的?它的成立需要具备哪些法定要件?也就是说它要解决的是成立犯罪的具体标准、规格问题。从犯罪 [5],均须受到刑罚处罚,即所谓有罪必罚。由于古典学派只关注犯罪行为而不顾行为人,其刑法理论在急剧增长的犯罪面前表现得无能为力,刑事实证学派应运而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290.html -
了解详情
来处理,对于所有商业银行来说,其潜在的社会警示作用要远远大于对许霆的刑事处理。因为每一个商业银行都会受到惊吓,因而对此类案件的发生再也不能掉以轻心,不会盲目相信 一名内部工作人员,且其利用工作之便发现该ATM这一秘密后实施的本案之行为,其结果会是怎样的呢?我想大体不出三种可能:其一,银行自己承认机器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182.html -
了解详情
异常性,行为人在心理上受到极大的压迫,出现防卫过当也属于情理之中的事,根据优越的利益原理说,就不应该有刑事责任,但是,刑法对于防卫过当的处罚规定是明确 的行为。对此,耶塞克教授认为,在正当防卫的场合,起决定作用的不是行为人必须遭受怎样的损害,而是如何对侵害者进行有效的防卫,进一步说,我们不能期待被侵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064.html -
了解详情
可以看出建立概念刑法学之必要性以及同一术语在不同层面之不同意义。在对实然的刑事法律关系的层层解构中可以非常精密地推导出犯罪客体之应有要义:(1)犯罪客体之 操作,各种危害行为就被烙上了犯罪的印记而受到刑罚的处罚。 按本人对刑法学研究层面划分的设想,于是便将刑法学按研究对象的不同意义细分为以上三个类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463.html -
了解详情
问题是,如果机会均等与收入平等发生矛盾,二者可以在怎样的比例交替换。这样的问题测试着比赛的公正与公平对待输赢双方的相对重要性。显然这两方面都是重要的 对待来衡量不平等时,很难解释,为什么给予强势集团过多关注往往意味着特权,而给其较严的处罚被认为合理,而对弱势集团的某种特殊照顾表面不平等恰恰是实质平等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898.html -
了解详情
实践的指导作用? 笔者认为,从司法角度看,无论刑法规定与刑法原理怎样不一致,都必须严格按照刑法规定认定和处理犯罪;从立法角度看,刑法规定与刑法原理 因为,刑事立法根据不同行为的不同社会危害性,对不同犯罪的构成要件安排是不同的:有些事实情况的社会危害性比较严重,行为人即便未达到其目的也应当受到刑罚处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12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