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劳动合同,则用人单位仍不得单方解除。也就是说,上述案例中,如果企业规定了该员工多次迟到旷工并且达到一定标准为严重违反单位的规章制度,但并没有规定 不影响劳动者本职工作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兼职进行干涉,用人单位则构成违法行为。因为此种行为侵犯了劳动者自由劳动的权利。特别是对其中的“严重影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3939.html -
了解详情
公司要依法向承包者支付劳动报酬,购买社会保险等。如果用人单位将业务发包给本单位员工,承包方招用劳动者从事劳动,用工责任应由发包方承担。由于租赁经营(生产)、 体现了保护弱势群体利益的原则。根据该法第2条的规定,公民个人不能作为用工主体资格招用劳动者。公民违法招用劳动者也是法律所要打击的对象,不能因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3844.html -
了解详情
:(一)违反服务期约定的;(二)违反保守商业秘密或者竞业限制约定的。”该规定明确约定可以对违反保守商业秘密的行为约定违约金,并且严格区分了保守商业秘密和竞业 关于保守商业秘密的约定,因为双方并未签定竞业禁止条款,C企业存在本身并不违法。但是,A员工将商业秘密泄露给C企业,并担任地区经理一职的行为,确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4054.html -
了解详情
168-170。又如,业界对2010年多德-弗兰克(Dodd-Frank)法对举报的高额奖金规定的一个重要疑虑也在于有些心怀不满的公司员工可能做出不实举报。见Incentives to Spark Surge in Tip-Offs,Financial Times,2010-8-9,http://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2206.html -
了解详情
劳动者用人单位一对一直线型劳动关系相比,劳动力派遣中派遣机构、要派机构和派遣员工三方形成三角形劳动关系。 劳动力派遣是一种新的人力资源的市场配置方式, 相关法律、法规并没有做出具体的罚则规定。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可以按照法律规定依法处罚劳务派遣单位,但对于用工单位的违法违约行为却没有法律依据实施行政处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1652.html -
了解详情
普通员工是以单位名义从事违法犯罪活动,所以其行为可被看做是职权内的活动。根据民法原理及相关规定,单位必须对员工职权范围内的活动负责,且此时员工 》,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年版,第262-263页。 [28]例如:我国刑法第4条规定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940.html -
了解详情
普通员工是以单位名义从事违法犯罪活动,所以其行为可被看做是职权内的活动。根据民法原理及相关规定,单位必须对员工职权范围内的活动负责,且此时员工 》,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年版,第262-263页。 [28]例如:我国刑法第4条规定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464.html -
了解详情
的管理制度而不按照中国法律进行本地化改造,制度违法风险频发。特别典型的是有些日韩资企业规定中高层管理人员以上没有加班费,这显然在中国是行不通的。另外,对于中方员工的管理风格、处置方式不当也常常引发各类劳动用工法律风险。 3、外部支援因素。有的外资企业在遇到法律风险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219.html -
了解详情
配合。更值得注意的是,被告竞买取得的股票系限售股,根据相关规定,限售股在卖出的时间上有严格的限制,至少在禁受期 人员根据合格的雇员福利计划买入、卖出证券 美国SEC发布的规则16b-3规定,对于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根据合格的雇员福利计划(qualified employee benefit plan)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3936.html -
了解详情
发现问题,制定对策。指导企业单位做好内部安全与防范工作,完善企业的规章制度,包括财务管理制度,检查落实情况,建立相应的监督制约机制。 (五)强化企业负责人及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制教育 要适时对企业负责人组织开展政治业务学习,帮助企业对员工开展好法制教育及业务培训,以提高他们法律意识和政治责任感,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255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