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利益和保护公的法益的意图,便应评价为私。③ 其次,徇私枉法罪侵犯的法益是司法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客观公正性,以及公众对该客观公正性的信赖。司法工作 事实存在并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无论是在立案、侦查、起诉、审判阶段,均可对徇私枉法行为进行查处。但是,在认定该行为是否构成徇私枉法罪时,应以法院最终是否认定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269.html -
了解详情
民事责任还是追究刑事责任? 笔者认为,这要看非法占有公共财产的数额、从业人员的主体资格及行为人的公开性还是秘密性 来决定是追究民事责任还是追究刑事责任。 侵犯了新型场所公共财产的所有权,又侵犯了国家 工作人员职务的廉洁性,符合贪污罪的客体要件特征,因而行为人的行为具备贪污罪的四个构成要件, 应依《刑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156.html -
了解详情
营业执照一份 ②企业法人代表人证书一份 证明张某系桃花公司法定代表人;③桃花公司财会人员张改芹2003年5月31日给张某出具的编号为0043741,内容为今收到 法定代表人身份的特殊性,与一般工作人员绝对不一样,故而,在对外民事行为时,只要法定代表人表明了特殊身份的,应当认定符合职务行为的二个要件,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1778.html -
了解详情
存在攀比心理。如我院审理的被告人庄某受贿案。被告人庄某曾经明目张胆地对办案人员说,国内出现过多起数额特别巨大的受贿案,数额多达几百万甚至上千万,他受贿的 受贿罪。被告人是否将收取的贿赂款用于公务支出不影响受贿罪的成立。以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作为受贿罪的客体既有较多的论据,且具有合理性、科学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2510.html -
了解详情
罪理论上的异同 挪用资金罪与挪用公款罪在客观方面的表现大体是相同的,均是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都有三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在主观方面,都是由直接故意构成。 (或个人)之间的微观权属;而挪用公款罪所保护的法益是公款的使用权和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设置挪用公款罪防范的是公有财产为私人所使用,着眼财产公有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1443.html -
了解详情
内部规定的证据;请托人获得相关利益的证据;谋利行为给他人、集体或国家正当利益造成损失的证据;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为请托人谋取利益与亲属取得贿赂因果 廉洁的过程,审查结论是明确的、无罪的。一个犯罪嫌疑人联系着家庭、单位和工作,案件久拖不决,势必引起局部性关系的动荡不安,办案速度的提高,就是重建秩序的速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858.html -
了解详情
。如果行为人并未收受他人财物,只是以取得非法财物性质的某种权益为交换条件继而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不构成受贿罪。 [2] 这里的财物即金钱和物品。 ,因为无论是向行为人本人还是向行为人指示的第三人提供贿赂,都侵害了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不可收买性,都应受刑法的否定性评价。因此,两高《关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8492.html -
了解详情
股份登记上有股权人的股权记录。在2007年中央纪委出台的《关于严格禁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和最高人民法院、 认定为受贿未遂。受贿未遂是指国家工作人员着手实施受贿罪构成要件行为,由于意志外原因而未得逞。干股受贿的故意内容是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以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3439.html -
了解详情
一是犯罪客体为复杂客体,既侵犯了公共财产的所有权,也侵犯了国家的财经管理制度和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二是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利用职务上 资金。 其次如何认定挪用公物归个人使用,价值较大,且超过3个月末还的行为性质依照11979年刑法典和现行刑法典的规定,挪用公款罪的犯罪对象只能限于公款和用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3418.html -
了解详情
职务上的便利,以个人名义或者超越职权擅自以单位名义将公款挪用给其他单位使用的行为定罪处罚,最好是修改现行刑法关于挪用公款罪的罪状,以刑法修正案的形式对挪用 的挪用公款归单位使用的情形。对于这些情形不以犯罪论处,不利于维护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以及保障财产的安全;而以挪用公款罪处理,严格来说又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232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