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举证责任的基本原则谁主张,谁举证 (一)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应举证证明。这不仅是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举证责任的一般原则,也是举证责任负担 规定了以下几种情况不需证明即视为成立,可以免除当事人的举证责任:1.一方当事人对另一方当事人陈述的案件事实和提出的诉讼请求,明确表示承认;2.众所周知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2016.html -
了解详情
法院申请再审,河南高院认为,本案不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案件的范围,驳回了原告的再审申请。法院的做法是对是错呢?笔者做以下评析: (一)本案的关键问题 大,质量要求高,技术力量要求全面。2、合同的主体不同。建设工程合同的双方当事人的主体资格是有限制的,发包方一般是经过批准建设的单位,承包方只能是具有从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5866.html -
了解详情
庭前不提供证据,在庭审中搞突然袭击,或者在一审时不提供证据,在二审或再审中才提出证据,以达到拖延诉讼的目的。这种情况,严重干扰了诉讼活动的正常进行 逾期提交的证据材料赋予法官灵活的决定权。实践中有一定比例的民事案件不实行庭前证据交换,对当事人未申请延期举证,举证期限逾期后提交的证据材料,如按《民事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878.html -
了解详情
,其提出上诉,并在二审中方提供证据的情况。使当事人严肃对待举证、质证问题,节约了诉讼成本。杜绝了当事人对举证责任的消极应付,为我国的审判从职权主义向当事人 ,对案件事实作出正确认定。在实践中,一些案件的证据是当事人无法通过正当途径获得的。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不是侦查机关,其取证能力是有限的。在一些案件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6606.html -
了解详情
出现民事诉讼中作为有效证据适用的具体行政行为,在行政诉讼中被撤消或被确认违法,当事人又据此对民事案件申请再审,不仅严重损害了法院裁判的权威性,而且使当事人 当事人的请求,附带解决与行政诉讼相关的民事争议的活动。 对于民事行政争议关联案件,选择什么程序来解决这两种性质不同而又相互关联的问题,学者们之间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742.html -
了解详情
都主张依法治国的今天,我国民众的这种习惯思维并未真正改变。这一点在民事诉讼中的典型表现就是案件一进门,两头都托人的现象,有理的担心不托人可能让对方得逞 程序违法为由申请再审,法官们对此的观点也是不尽一致。对一审法官在庭审时中途离开法庭的程序瑕疵,二审程序还可以有条件地予以弥补,但是对涉及当事人诉讼权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706.html -
了解详情
证据的定义,“证据规定”最终确立了“法律真实说”。我以为,不管在具体措词上有什么不同,给民事诉讼证据下定义都不能背离“法律真实说”。“法律真实说”是当事人主义 转移举证责任,违反了“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后来,在同一当事人的杭州案件中,我方向法院申请对对方的部分书证予以调取,起初法院裁定支持,后对方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14.html -
了解详情
又有什么区别?如果它们是有区别的,区别又体现在什么地方?因此,当上述疑问和冲突随着对法律形式化认识的深入而变得尖锐,以正式法律取代试行性法律就 了《民事诉讼法》赋予当事人的权利和法院无权以自行解释变更现行《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最近,最高人民法院正拟制定关于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民事案件的统一的司法解释。从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93.html -
了解详情
接触到证据内容,即使最终“不予采信”,实际上也可能已经受到了潜在的影响)。如果当事人对鉴定意见提出了合理的异议并有相应的要求,则应当召唤鉴定人出庭接受询问。 从这次调查中对少数位于都市环境的基层法院所做的了解来看,除了简易程序占的比例较大且都正在开展扩大这种程序适用面的改革之外,其民事案件的处理运作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255.html -
了解详情
几乎是作为审判过程中的一个必经“程序”被要求实施的,翻阅当时的民事案件卷宗,无一例外。有的案件给双方当事人作调解多达十余次。同时,调解结案率也是作为一项 ,违背当事人自愿原则,强迫达成调解协议的,当事人有权申请再审。经审查属实的,法院应当再审。法院调解的三个原则,各有其不同的内容,三者相互联系,不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88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