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事诉讼过程中,证人出庭作证是依法认定事实的重要条件,对于提高审判效率、保证案件质量、做到公正审判是十分必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七十条 保密的权利,任何人不得对外泄露其姓名、住址、工作单位以及证言的内容,禁止相悖方的当事人与证人单独接触;另外,对证人可采取由国家专门设立证人保护机构,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5825.html -
了解详情
的原件问题,我国《民事诉讼法》第68条规定:书证应当提交原件。而多数情况下电子证据是自动生成、传输、交换的,有时候则是作者在没有底稿的情况下直接录入的。在 ,其中,可采性和证明力无疑是核心内容。笔者以下提出一些粗疏的建议,一是希望能在将来的立法中确定下来,二是希望认定电子证据的原则可以为现实的司法审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772.html -
了解详情
原判发回重审,否则就违反了《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应当保障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的基本原则。这也是二审发回重审案件多的原因之一。 原判决认定事实错误, 是原判决,应吸收《适用意见》第186、187条规定中的内容;其次,放宽规定二审维持原审判决、裁定的情形,规定下列情形二审维持原裁决:原裁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706.html -
了解详情
家庭、继承、物业服务、人身损害赔偿、交通事故、劳动争议、群体性纠纷类案件,原则上不以标的额确定级别管辖,由基层人民法院管辖。在适用法律上有普遍意义的新 。对于那些与管辖权的确定直接相关,采取书面审查难以准确判断的证据,可以组织当事人进行质证。 通过以上的立法修改,可以使《民事诉讼法》中的级别管辖制度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540.html -
了解详情
邱联恭教授称该利益为程序利益,邱教授认为,程序利益保护原则乃是民事诉讼法修正以及民事诉讼制度运作的一项基本法理。[3]保护系争外利益与促进诉讼、提高 的司法成本,提高了司法效率。 在我国现行的民事诉讼法中,也存在一些有利于当事人的系争外利益保护的程序和制度,例如,诉的合并制度、简易程序、督促程序、审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507.html -
了解详情
采用的可信度降低。其次,在审判实践中的做法,证人出庭通知书往往由法官委托申请证人出庭的一方当事人代为送达,并由其直接预付作证费用给证人。实际上形成了申请的 提交,这有违平等保护双方当事人诉讼权利的原则。但如果一概拒绝,虽然做到了平等保护双方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但与《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又有违背。笔者认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109.html -
了解详情
简易程序,是指基层人民法院及其派出法庭审理简单民事案件所适用的一种简便易行的诉讼程序。 民事诉讼法中规定的简易程序,是我国人民司法工作的优良传统和成功经验的 送达起诉状副本和应诉通知书,由审判人员在开庭前告知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并由原、被告在庭审中直接口头控辩。这样可以减少法院转送起诉状副本(或口头起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67.html -
了解详情
的续审主义观点。第二审不再对第一审全部的内容重新进行审理,而是以一审为前提对当事人不满意一审的部分继续进行审理。这种转变就使得“上诉不加重”原则 了现代法制条件下民事诉讼二审制度改革的方向之一。 二、“上诉不加重”原则的法律依据 “上诉不加重”原则在我国目前的民事诉讼法中尚没有明确的规定。其实,作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09.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是否发生在私权领域?这直接决定着上述命题的真伪。我们认为,虽然民事诉讼法属于公法范畴,但由于它与民事实体法紧密相连,特别是在变革中的当代中国民事诉讼 来解决,没有必要因噎废食。而且从实践来看,私录视听资料所记录的内容大都是双方之间有法律意义的民事行为,如口头协议等,一般并不构成对他人合法权益的侵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388.html -
了解详情
于国际民事诉讼。 第三,在民事诉讼法中规定仲裁的法律适用规则。 一部分国家未制定单行的仲裁法,而是在民事诉讼法中对仲裁制度作出规定。如经修订于1998年1月 自治原则仅适用于合同之债领域,虽然在个别国家的国际私法中这一原则的适用已超逸传统的合同之债领域,但其影响极其有限 .而在国际商事仲裁这一自主性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66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