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预期呢?这就涉及到法律的合法性问题。卢曼指出,合法性问题与社会基本预期密切相关;这种基本预期,在不同类型的制度中具有不同的结构。简单制度可以由规范预期的连续 在社会系统中的功能提供一种稳定的规范预期结构。 五、可能的贡献:以民事诉讼程序约束机制为例 以上从卢曼的理论出发,对第一节提出的问题进行了初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0542.html -
了解详情
时限制度和证据随时提出主义的理论分野。如前所述,法律环境的内在制约决定了我国的相关制度约建必然体现过渡性、阶段性,不可能一蹴而就,只能随着经济的发展、民众法律 。证据交换给当事人提供了向法官与对方充分展示各自证据的机会,使法院的民事诉讼程序从案件审理前的准备阶段,就已经为案件诉辩双方构筑了规范平等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481.html -
了解详情
在英美国家,鉴定人称为专家证人,当事人均可就其所作的结论、依据及案件相关事实、有关专业理论等对鉴定人进行直接询问。从深层次的理论来分析,质证无不体现着正当程序的精神实质,质证作为庭审和谐的核心尤如英美民事诉讼程序中的交叉询问,深刻贯彻着公开审判原则、辩论原则的理念。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当事人可以对证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8679.html -
了解详情
、药物和化妆品法和其他保护公共健康和安全的联邦制定法的刑事和民事诉讼及其相关事项。该办公室还通过民事诉讼来执行那些调整不公平和欺诈的交易习惯的制定法,并在关于 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确有错误的判决、裁定进行抗诉,即审判监督程序,而这种抗诉方式,又与民事诉讼本身的私权纠纷性质相违背,在实践中其适用与执行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8667.html -
了解详情
个月为举证期限,法律未规定期限的,以诉讼程序完结之前为举证期限。3、举证时限应在终审判决之前。 《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一改往日的争论, ,诉讼终结后又基于同一侵权事实另行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此类相关事项,需要法院进行告知。3、风险责任的告知,由于举证时限制度的核心是证据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507.html -
了解详情
就是行为。(注:参见沈达明:《比较民事诉讼法初论》,中信出版社1991年11月第1版。) 美国的民事诉讼程序设有TRO(Temporary Restraining Order)和初步禁止令(Preliminary Injunction)。它们都适用于判决结果产生以前的诉讼阶段, 目的都是为避免申请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6787.html -
了解详情
中得以确立和贯彻。而约束性辩论原则的确立使民事诉讼理论体系中相关理论板块之间能实现有机的统合,并具有了原则方面的根据。按照约束性辩论原则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96,197页。) ③虽然若干年前我国民事诉讼法学界已有关于程序公正的议论,但更多的是外国有关学说和观点的介绍,没有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6361.html -
了解详情
非正常渠道,主要是当事人申诉方式获得,容易造成当事人申诉满天飞的现象 .这违背1991年民事诉讼法设立当事人申请再审权的精神。再次,法院决定再审并无时间的约束,更 起来,作为再审程序的指导思想,而不考虑民事诉讼自身的特点,则必然会产生片面性。 笔者赞成这一观点。的确,现行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确实反映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904.html -
了解详情
, 行贿的全部金额大约是1.5万元。在一个争议金额不大的案件中, 三级法院的相关法官居然都被区区贿赂收买,那么,在争议金额较大、贿赂数额较高的案件中 认为:诉讼标的与债的标的并不是完全一致的(注:陈荣宗:《民事诉讼程序与诉讼标的理论》,第326449页。)。 形而上学是一种自我膨胀的学说。一个形而上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465.html -
了解详情
了和解制度,我国民诉法也有相关规定,但无论是从法学理论还是司法实践的角度来看,诉讼和解中的诉讼中和解更是我国民事诉讼中薄弱环节,仅在《民诉法 我国诉讼中和解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民事诉讼实务中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后,程序上一般是当事人申请撤诉,终结诉讼程序;在实体上,和解协议则重新确立了当事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45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