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也是一个问题。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的案件,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是由第一审法院作出的,按照第一审程序审理;发生法律效力的 审理会影响到案外人的上诉利益。最高法院通过司法解释规定案外人申请再审,在按第二审程序再审时,经调解不能达成协议的,应撤销原判,发回重审,重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0038.html -
了解详情
程序规定在第三编审判中,与第一审程序、第二审程序以及审判监督程序并列,似乎暗示,死刑复核程序在我国是不属于普通程序的一个独立审级。[6]但无论在 22页、第3031页,第274页。 [5]参见傅郁林:《分界分层分流分类我国民事诉讼制度转型的基本思路》,《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6]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5504.html -
了解详情
table C-4.但是这并不妨碍在理论上和实践中,美国始终将陪审团审判视为民事诉讼的一般程序要素。 [19]需要把英国排除的原因是,近代英国只有极少数民事 研究员就台湾地区刑事二审状况的实证研究可资参考,参见黄国昌:《刑事第二审制度变革之影响评估一个实证考察之分析模组》,《2008司法制度实证研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84233.html -
了解详情
审判职能 【写作年份】2012年 【正文】 我国刑事诉讼实行的是两审终审制。第二审程序是我国刑事审判程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发挥着纠正一审错误判决、 及其法定代理人。对于上述主体没有提出异议,仅仅是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提出异议的情形,可不开庭审理。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不具备提出异议的主体资格,因此,附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7618.html -
了解详情
之一必须是,司法能实效地为所有人接近。民事诉讼从微观的角度虽然关注的是作为个体的当事人,但是在进行程序设计的时候,却不能不考虑到不同社会群体的不同 实际得到援助的不足四分之一。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法律援助经费严重短缺。第二,人员远远不足。目前我国法律援助的主要实施者仍是律师。法律援助制度需要有大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7684.html -
了解详情
。例如,农民工在讨薪无果,自身的生存权受到影响的情况下,应当有方便快捷、成本低廉的民事诉讼机制加以救济。第二个层次则较易为人们所忽略,即民事诉讼场 程序的权利,造成实践中普通程序简易审,使普通程序形同虚设,既浪费了司法资源,又不利于当事人程序权利的保护。再比如,由于我国的民事诉讼进程几乎完全控制在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220.html -
了解详情
第26条),法院就可以作出程序转换的决定。从这一点看,我国民事诉讼中传统的职权主义或超职权主义诉讼模式并未得到根本改变。第二,当事人提出异议,法院审查 均无争执,就无须重新调查;相反,对当事人有争执的案件事实则仍须调查。 最后,要不要重新开庭辩论?开庭辩论是第一审程序的核心构成部分,无论普通程序还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649.html -
了解详情
人民检察院接到出庭通知后未出庭的,应当裁定按人民检察院撤回抗诉处理,并通知诉讼参与人。这两条规定,解决了人民法院在接受抗诉后,面对不同情形无所适从的 程序改造为再审程序 我国刑事诉讼法以及民事诉讼法将对生效裁判实施救济的程序称为审判监督程序。事实上审判监督一词在我国含义很广泛,第二审程序实际上也是一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263.html -
了解详情
)二审程序中的选择权。《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九条规定:第二审对不服第一审判决的上诉、抗诉案件,经过审理后,应当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三)原判事实 ,应当赋予当事人选择发回重审还是二审直接改判的权利。 (六)刑事附带民事程序中的选择权。设立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旨在程序上方便当事人诉讼,使其免遭诉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334.html -
了解详情
初步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一、举证时限制度的理论基础 (一)程序安定理论。所谓程序安定,是指民事诉讼的运作应依法定的时间先后和空间结构展开并作出终局决定, 、勘验,或者需要补充调查的,可以延期审理;第153条第一款第三项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发现原判决认定事实错误,或者原判决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裁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59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