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处罚决定的内容,并说明其事实根据和法律依据。(1)表明身份程序。表明身份制度是指行政主体及其执法人员在实施行政行为之前,要向相对一方当事人出示执法证明 其中关于时效、时限的规定有7条,可见,时效制度在行政活动中的重要性。6、海事机构内部监督制度。除了行政复议机关的监督外,要强化执法责任制。行政执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324.html -
了解详情
授权,享有独立的行政权。该组织有权以自己的名义作出行政行为,能够独立地承担行政法律责任,有资格作行政复议的被申请人、行政诉讼的被告、国家赔偿的赔偿义务机关 依据的却不多,应当引起广泛的关注。所谓准确,是指行政行为的法律依据与认定事实以及处理结果之间应当一致,所适用的法律能够准确地反映认定事实的法律性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268.html -
了解详情
而深刻的观念转变与工作方式的变革。1999年的《行政复议法》,不仅使行政复议程序机制更加完善,而且为行政管理程序的完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诸如复议申请的 的单行法律,且正在制定《行政许可法》、《行政强制法》等单行法律,而目前“试拟框架”中又有相关规定,那么,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此外,目前有关部门正在进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078.html -
了解详情
带来重大影响。在这种背景下,行政法的创立与完善以及行政法学理论的发展,为混合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和理论根据。人们逐渐认识到,本来以保护弱者为 予以匡正,比通过其他途径来得更加直接和容易。上级机关的通知、指示、行政复议等,涉及各种行政细节问题,虽然各国的实践都遇到其制度本身不完善、运用方法欠妥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878.html -
了解详情
的更正。同样,我国《行政复议条例》第42条第2项所规定的补正,只能解释为本文所说的补正,而并不包括更正。二、补正的理论依据违法行政行为包括实质 第3项也规定:“规章同法律、行政法规相违背的,由国务院予以撤销、改变或者责令改正。”更为重要的是,作为行政补救法主要组成部分的《行政复议条例》第42条第2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856.html -
了解详情
或其它组织的基本权利的行为必须要法律依据。从这一要求来看,要做到依法行政,首先要有完备健全的法律,这里的法律是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的规范性 在人财物等诸方面享有的经营权利。不同类型的企业依法享有不同的经营自主权,不管是什么种类、什么形式的自主权遭受侵害,企业均有权提起诉讼。(四)行政许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718.html -
了解详情
规章授权的组织不具有被告资格,其地位相当于制定规章的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由该行政机关作为被告;2.依据《行政复议条例》,规章授权的组织可以作为行政复议被申请人,经过复议之后,复议机关无论决定维持还是改变具体行政行为,都把复议机关作为行政诉讼被告;3.规章授权的组织的诉讼地位视为等同于法律法规授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591.html -
了解详情
) 现在,有的学者开始论证行政诉讼法和行政复议法的修改问题。 ① 我认为,今后在对“两法”进行修改的时候,应当在借鉴国外法律资源,在法律移植的基础上 ② ,充分 了自己行为的违法性。此时,当事人双方对被诉行政行为的违法性达成共识。下一步,行政协商的内容是行政机关以什么合适的条件换取相对人的谅解,以免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532.html -
了解详情
程序时必须遵循的原则。它不仅规范今后的程序立法活动,也是行政执法、司法活动的基本依据,所有涉及行政程序的活动也都应以这些原则所包含的精神为准。 第二章 更科学、更有效的有关法律责任的制度。 六、关于行政程序与行政救济的关系 从世界各国已有的行政程序法典看,在行政救济(包括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与行政程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427.html -
了解详情
于不顾,以便套入现有行政诉讼的模型之中。其最主要的制度依据就是《行政复议法》第6条(六),这是典型的拆解理论,将农业承包合同中的“行政机关 废止农业承包合同”单独拆解出来,认为其是一种(或者类似于)具体行政行为,因此,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既然如此,进入行政诉讼也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但是,这种拆解理论在解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21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