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裁量权的行使也必须严格依法进行,以免导致裁量权的滥用,因此,行政诉讼应当坚持有限的诉讼调解原则,当事人和解仅限于行政机关能够处分诉讼对象的情况。 的立论颇为赞同。一直以来,我国行政法因强调公权不可处分而明确禁止对行政诉讼案件进行调解。于是就有了1990年行政诉讼法第五十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审查行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711.html -
了解详情
分局)和某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下称区管委会)为被告向人民法院提起了行政诉讼。 法院经审查后认为,行政告知通知书是区分局作出的,非区管委会共同作为 三种不同的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在原告拒绝变更的情况下,原告提起行政诉讼不符合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的起诉条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491.html -
了解详情
诉。那么处于肯定和否定之外的行为,如行政裁决行为、技术鉴定行为能否进入行政诉讼就成了盲区。 我国现行行政主体理论认为行政主体是享有行政职权能够独立进行行政 结合。很显然,由于民主法治观点的普及,以及权力制约观点在我国的发展,行政诉讼受案范围逐步扩大是行政诉讼法的一个发展趋势,也是最终实现行政法治的必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058.html -
了解详情
一大诉讼活动。按照维护行政权威,监督依法行政,保护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的行政诉讼立法原理,着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协调机制已经探索性地引入了行政 一致,提升判决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 体现司法权威和行政执法权威原则。行政诉讼的结案方式一般为法院判决或原告撤诉两种。判决结果的公信力既是司法权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054.html -
了解详情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没有作出规定。2002年6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一条规定:“对案情比较复杂或证据数量较多 效率,为审判程序切实把关。3、程序安定与程序公开原则程序安定,是指行政诉讼应依法定的时间先后和空间结构展开并作出终局决定,从而使诉讼保持有条不紊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077.html -
了解详情
及一般规范性文件不可能完全一致,若原样“克隆”则显然无重复制定的必要。由于行政诉讼法律适用受限,根据低层级行政法规范和一般规范性文件做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一旦 否定,并未判决争议的具体问题应如何解决,以及权利和义务的归属。3.行政诉讼判决形式性带来的问题。由于行政权与司法权的性质不同,行政判决主要是程序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075.html -
了解详情
了法治行政的原理。二、我国行政诉讼法体制及理论研究的课题关于影响我国行政诉讼顺利展开的原因,已有许多颇具见地的论著面世[2].总而言之,正如一位主管 列举主义,尽管最后都设有概括性规定,但是,仅限于“法律、法规规定可以提起行政诉讼或者可以申请复议的其他具体行政行为”,显然对相对人的救济难以期待充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901.html -
了解详情
进行诉讼能否成功之风险分配。 二、被告承担的举证责任 我国现行法律中关于行政诉讼举证责任分配规则的规定主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以下简称《 》取消了“其他应该由原告承担举证责任的事项”的兜底条款。 所以,原告在行政诉讼中提供证据仅限于下列情形: 1、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人民法院起诉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293.html -
了解详情
在这里,主要从证据的一般采用标准即客观性标准、关联性标准和合法性标准三方面对行政诉讼证据的采用标准进行探讨。 关键词:采用证据 客观性 关联性 合法性 标准 所谓证据的采用标准 于绍元主编,中国法制出版社,1994年版; 3、王雪梅:《行政诉讼的举证、质证、认证》,载于《人民司法》1999年第10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018.html -
了解详情
[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228. [2]江必新:行政诉讼法——疑难问题探讨[M],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1.36. [3] 赵 珊:略论我国行政诉讼制度的完善[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4,(1):21. [4]沈海蛟:如何完善我国行政诉讼制度[J] .行政与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01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