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领域证明妨碍所提到的一样,基于“诉讼法上之诚信原则”、“当事人间公平”的理念,过失也应是构成证明妨碍的主观要件。因为妨碍者即使对证据的毁灭有故意,但 ,过于显得不公平。这时如果不予以制裁也会使得过失妨碍人仍然保持着过于自信或疏忽大意之心态从而导致妨碍之情形难以杜绝。作为制裁的一种,降低被妨碍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99.html -
了解详情
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条例》第六十一条:“非法行医,造成患者人身损害 义务”及“取得同意义务”。 其次确定是何种过错。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过失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及过于自信的过失。对此已有较明确的判断标准,不再赘述。《条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3442.html -
了解详情
3)防卫过当既有故意犯罪,包括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也有过失犯罪,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与过于自信的过失。如果防卫过当故意造成他人伤害,构成故意伤害的,构成故意 惊愕、兴奋或狼狈至于当场杀伤犯人者,不处罚。瑞士刑法第33条第2项规定因过于激愤或惊惶失措者,不处罚;韩国刑法第21条第3项规定如其行为系在夜间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269.html -
了解详情
3)防卫过当既有故意犯罪,包括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也有过失犯罪,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与过于自信的过失。如果防卫过当故意造成他人伤害,构成故意伤害的,构成故意 惊愕、兴奋或狼狈至于当场杀伤犯人者,不处罚。瑞士刑法第33条第2项规定因过于激愤或惊惶失措者,不处罚;韩国刑法第21条第3项规定如其行为系在夜间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728.html -
了解详情
和过失,前者又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后者分为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我们在借鉴刑法理论成果的同时也要照顾到行政法自身的特殊性,比如行政法有 所教唆、胁迫、诱骗的行为处罚。其中“共同”一词是否仅仅指共同故意,可否包括过失呢。又比如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森林资源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070.html -
了解详情
集体决定或由负责人决定,故意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以及不履行其法律义务,过失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④ 上述单位犯罪的概念从不同角度揭示了单位犯罪的一定属性, 发生,是疏忽大意还是过于自信,都将反映到单位的整体意志和意识上来,这是单位犯罪罪过形式多样性的根据。其次,我认为刑法关于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的规定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7.html -
了解详情
可以这样说,刑法中大量的法定犯的增生就是体现了工业社会发展的结果。过失的标准不断推陈出新,责任事故犯罪也在不断细化和扩展。事实上,发达国家也并没有通过 罪,加大刑法打击力度,虽然说有一定的震慑效果,但是在存在侥幸心理或者过于自信的犯罪分子面前并不具有应有的强制力,反而会对刑法规范性和确定性产生很大冲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1501.html -
了解详情
能退还就退还,不能退还就不退还的心态,而不是不可能归还不了的过于自信的过失心态,更不是没有预见到极有可能还不了的疏忽大意心态,所以行为人对 为挪用公款高风险投资贪污罪说。对于此种观点,笔者不敢苟同。此种一刀切的定性规则明显过于武断和绝对:一方面,行为人挪用公款从事高风险投资活动时,是抱着要么弄到钱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9598.html -
了解详情
?仅仅宣称出于公共利益的考虑,并不足以说明立法的正当性。与刑法例外地处罚过失犯一样,刑法例外地处罚危险犯必须遵循客观必要原则与主观特别过错原则。 1 预见到却又否定危险发生的可能性是由于疏忽大意或者过于自信能够避免。这是危险过失的意志因素。一般来说,刑法将危险过失行为作入罪化处理,要么是行为人负有业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4428.html -
了解详情
权利。至于是否构成滥用权利,其衡量标准决定于是否有恶意或等于有恶意的严重过失。法国民事诉讼法典明确要求有合法的利益才能起诉。按照文桑的解释,合法的 诉讼损害他人的意图,这种恶意只能是故意,如果是过失甚或是重大过失,都只是由于行为人的或疏忽大意,或过于自信造成的,行为人提出诉讼的目的是为了通过诉讼达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283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