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职业训练,具有较好的法律素质和职业道德的法官,他们公正廉洁、严格执法是中国实行法治的根本保障。法官首先必须做到知法懂法,不仅要做法律的“专家”,而且要 追求的目标。我国正在进行司法改革,在审判方式方面已经取得了突破的进展,而对于审判的操作者——法官来说,改革的深度尚不够。法官制度改革的内容较多,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884.html -
了解详情
中病人只能得到损害赔偿金裁定额的43%,而其余57%则用于支付给律师和司法系统。佛罗里达州最新的研究也显示,目前大约70%的费用被用于请求非财产损害 的赔偿并没有低于一般标准,是贯彻全部赔偿原则,是不受限制的。因此,中国医疗事故损害赔偿制度改革中确定的损害赔偿标准低于一般标准,与美国加州的改革着眼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79.html -
了解详情
,制度,权利,权力,模式 一、信访制度改革的背景与必要性 信访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它是人民群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国家事务 可以向信访机关寻求救济,并可提出建设性意见。 5.信访机关可就立法、行政和司法制度中的不合理之处给予相关机关以批评或建议。 (三)信访人的权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498.html -
了解详情
传统和社会文化观念密不可分,而职权式侦查模式则与大陆法国家独有的诉讼价值观和司法制度存在着某种内生关系。一般认为,大陆法有着更为深厚的国家主义传统,在历史 形成自主的、普遍适用的现代法律体系和法律至上的观念。“我们看到,尽管在中国的改革阶段和现代欧洲的法律史进程中有一些相似性,但是,根本不同的发展趋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633.html -
了解详情
救济是不够的,不能解决问题的,为什么不考虑宪法上的救济呢?中国司法制度不健全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公法救济薄弱,许多人不懂得运用公法救济来解决 13]转引自《法制文萃报》,1999-05-03.[14]参见杨临萍:《法院改革的宪法思考》,《法制日报》,1999-01-04.[15]《金陵晚报》,1998-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15.html -
了解详情
,才能更好的造福人类。就我所知,有些法院就明确规定了法院调解制度的运用,类似于调审分离的模式,即在法院内部设立案前调解庭, 的作用。参考文献[1]江平,陈桂明.民事审判方式改革与发展[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8.[2]左卫民.中国司法制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3]江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0575.html -
了解详情
【学科分类】司法 【出处】《中国司法》2013年第2期 【关键词】司法体制改革 【写作年份】2013年 【正文】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 进一步深化司法 ,还没有全面建成公正独立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依然任重而道远。 在新形势下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应当重点研究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5667.html -
了解详情
强化调解协议效力等形式,将为愿意接受调解的人民群众提供多种便利。其次,能动司法有利于整合调解资源。法官与人民调解员一起分析、研究案情,共同制定调解方案,建立 能动司法理念进行研究和对中国司法制度进行探索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这样一个总体构想:我们既要重视能动司法在司法改革方面的积极因素,又要防止其在司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8352.html -
了解详情
2)法官通过法律理解、解释造法。[16]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人民法院第二个五年改革纲要》和《关于加强和完善案例指导工作的若干意见》,高级人民法院可以通过案例 司法能动更为规范,是摆在法学研究者面前的一大课题。笔者不揣冒昧,提出中国司法能动规范化建设的三大方向,具体如下: (一)以符合法律效果的法律实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1836.html -
了解详情
和司法实际,有很多亮点和创新之处,是一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刑事司法制度的重大发展和健全完善。 一、贯彻尊重和保障人权宪法原则 本次刑诉法修改一个最突出的 措施惩罚教育、刑罚预支、证据发现以及犯罪预防等额外功能,对此应当予以规范和改革。本次刑诉法修改重点完善了逮捕、监视居住的条件和程序,以及采取强制措施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099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