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而导致再审的机会几乎为零。四、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改革和完善我国的调解制度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及其相互之间的 宣判之前。在二审阶段、再审阶段,也都可以进行调解。3、设置多元化的调解程序。对现有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等非诉讼调解制度进行改良,建立对非诉讼调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544.html -
了解详情
程序选择权的需要。当事人享有的程序选择权,首先是选择解决纠纷方式的权利。在人民调解、仲裁和民事诉讼等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方式中,究竟选择哪种方式, 、情感和心理需求不同于其他案件,处理稍有不慎,容易诱使矛盾的激化,确实存在调解的必要和可能。江苏省新沂市人民法院郑军法官对此进行了入情入理的精彩分析:[3]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2398.html -
了解详情
由此完成对权利人的保护,亦可保证及时纠正确认错误,维护司法权威。 二、明确调解协议司法确认审查不能等同于合同审查。也就是说当事人自行达成的协议不能申请《意见 ,因双方已发生纠纷,其自行达成的和解协议,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可以申请法院以调解书的形式给予确认,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023.html -
了解详情
外,当事人不得再寻求法律救济,如民事诉讼调解;二是具有合同的效力,如人民调解。笔者认为,行政复议调解作为一种行政救济活动和行政复议结案方式 ,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可以依法强制执行或者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五、瑕疵调解的救济途径 行政复议调解书经各方当事人签收生效后,除非违背当事人意愿(如存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5365.html -
了解详情
,保持社会稳定,维护社会秩序。 一、严格限制反悔的提出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进行调解,是在案件事实清楚的基础上,分清是非,在当事人自愿的前提下, 审判权威及提高诉讼效率有着深远的意义。 二、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倾向于限制反悔 为了公正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关于审理涉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4005.html -
了解详情
的调解活动有着明显区别的。前者系人民群众自愿原则下的人民调解组织的专门调解活动;后者系法律规定的诉讼调解活动。而公证调解是由国家法律机构的公证人员主持 原则。公证人员对当事人纠纷要始终坚持以当事人自愿为前提,不能违背法律的规定。调解达成协议后也要依靠双方的自觉去履行义务,不对当事人产生法律上的强制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663.html -
了解详情
诉前调解的性质含糊,难以认定。诉前调解既非诉讼调解,也非人民调解,充其量只能是民间调解,不具有强制效力。但是在当事人眼中,它是人民法院的法官主持的调解 法律效力的,这样会造成当事人的误解,甚至会延误当事人权利的主张。 三、诉前调解并非能圆满解决纠纷,也并非能节省审判资源。一旦当事人一方不遵守所谓的诉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8955.html -
了解详情
调解人员:1.离退休法官;2.诉前法官;3.人民陪审员;4.民间调解机构的人民调解员;5.司法助理员;6.在当地具有声望和一定法律知识的中立第三人 配套制度 包括:1.建立诉讼费用的补偿、惩罚机制。具体而言,如果当事人不接受调解方案,在案件进入诉讼程序审理结束,法官在决定诉讼费用时,可以根据当事人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8914.html -
了解详情
程式要求法庭的裁决必须为当事人所自愿接受。然而,当代中国的民事法庭例行调解。这种法庭行为并非清代的遗产,它其实是毛泽东时代的发明。此外,如果 呈现的不同特征(例如,地方的司法服务办公室或政府机关,法庭,人民调解委员会或当事人所属的工作单位)(Palmer,1989;Clarke,1991)。 此外,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267.html -
了解详情
的审判和“教条主义”,这本身意味着政治话语在民间社会的争夺。第二,从对调解组织的控制来看,在民间社会,“无论是组织各种各样的组织,还是实现生动活泼的 制度化后,作为理性设计的产物,处于“大传统”与“小传统”的夹缝之中,“基层人民调解工作一方面基于国家期待和权力网络的驱使负有宣传国家政策、法律的职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88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