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决认定的事实,有人也称之为“法律事实”。法律事实并不等于客观真实。本来以为随着“证据规定”的颁布这一情况会有所好转,没想到新近出版的很多教材仍然坚守“证明案件 硬性标准,所以我将民事诉讼证据定义为:在民事诉讼中,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向法庭提交的旨在证明自己主张的一切材料。三、关于证人出庭作证问题这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829.html -
了解详情
信息,并最终缩小需要开示的证人范围没有做出规定。这在客观上造成了开示的困难与迟缓。 [14] 参见《德克萨斯民事诉讼规则》第192条第(3 229-254页和第193-228页。 [29] 毕玉谦 郑学林:《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释解与适用》,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2年第343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732.html -
了解详情
都可以用禁反言规则来加以排斥的。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八条规定:诉讼过程中一方当事人对另一方当事人陈述的案件事实明确表示承认的 的规定了伪证罪。笔者认为在关系国家或公共利益或重大个人利益的民事诉讼案件中,作虚假证言的证人情节严重的应当构成伪证罪。对其他情况应当给以教育、警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260.html -
了解详情
造成这一规定在实践中并未真正落实。2004年4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第三十二条至第三十六条及第 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以及对证人进行打击报复的作出了刑罚规定。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在民事诉讼中,因伪证而致重大损失的亦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9.html -
了解详情
,但按照《民诉司法解释理解与适用》一书的观点,证据的真实性也被称为证据的客观性,是指一切民事诉讼证据都必须是客观存在的真实情况,它是不以人的意志 朋友关系等,是否存有金钱或利益问题,是否存有敌对关系,是否惧怕报复等。(4)证人在法庭作证过程中的外部因素。如询问是否存在诱导、有无受到恐吓、发问是否过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64806.html -
了解详情
的鉴定意见或者专业问题提出意见。( 3) 地位不同。鉴定意见是一种法定证据,具有法律效力,但法律并未明确专家辅助人的意见具有何种效力、是不是 成为认定专家辅助人资格的重要标准。 参考文献: [1]吕 慧。 论民事诉讼中的专家证人制度[D]. 北京: 对外经贸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2]季美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62124.html -
了解详情
签署如实作证保证书的程序和后果等问题作出细化规定。关于证人出庭作证相关新规定的解读民事诉讼的证人是指除诉讼参与人之外,了解案情、并就自己的感知向法庭陈述 等方式作证。所谓“确有困难不能出庭”,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民诉证据规定》”)第五十六条的规定,是指有以下情形:(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08865.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法规、处理贸易纠纷案件司法裁判案例及依据的承诺,继民事诉讼证据规则颁布后,最高人民法院吸取证据理论的研究成果,结合行政诉讼特点,又颁布实施了《关于 勘验笔录、档案材料以及经过公证或者登记的书证优于其他书证、视听资料和证人证言;原件、原物优于复制件、复制品;法定鉴定部门的鉴定结论优于其他鉴定部门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31578.html -
了解详情
,使法官对基本事实的认定不至于“不懂装懂”,克服了法官在对医疗事故鉴定结论这种科学证据审查中的缺陷。 第二,真正赋予当事人鉴定委托权。如上所述,在长期的职权主义下 的转换。事实上,我国的立法中已在一定程度上认可了专家证人制度。《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62条第1款规定:“当事人可以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0613.html -
了解详情
社会性。因此,能够了解夫妻生活部分情节的知情人范围往往限于当事人的亲朋好友之间,证人证言往往与出证一方当事人关系密切,或者与双方当事人关系密切,证言内容具有一定 基本没有可能。2002年4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出台并实施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对上述《关于未经对方当事人同意私自录制其谈话取得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175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