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效果的追求为核心内容,但是,正如效益概念与效果概念的区别所昭示的一样,刑法的效益不是对刑法控制犯罪的效果的简单追求,而是有其不同机理,即刑法 刑即为无期徒刑。而被97年刑法视为严重性轻于该三种犯罪的信用卡诈骗罪、有价证券诈骗罪与保险诈骗罪的最高法定刑因未作相应下调,仍然保持为无期徒刑,以致其法定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194.html -
了解详情
为目的,因此,不具备信用卡诈骗罪的本质特征,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纠正或者按照有关规定处理,不能作为犯罪处理。2、分清善意透支与恶意透支,正确认定使用 犯罪的共犯处理。如果某人不知道信用卡是盗窃来的而使用,对使用者则不应按盗窃罪进行处罚,应当按照其使用的具体情况和情节,依照有关法律处理。如某盗窃分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152.html -
了解详情
的全面理解和把握: 首先,着手是实行具体犯罪构成客观行为要件的起点,是区别犯罪未遂形态与犯罪预备形态的主要标志。故意犯罪在犯意产生后,一般要经过犯罪预备和犯罪 这种紧迫危险。所以,即使按照通说,此时也不能认为是保险诈骗罪的着手。另外,对于故意杀人罪的着手的判断,也并不能得出通说只能将抠动扳机之时才认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602.html -
了解详情
,伤害罪的法定最低刑为管制, 绑架罪的法定最低刑为10年有期徒刑?为什么同是侵财犯罪,盗窃罪的法定最高刑为死刑,诈骗罪为无期徒刑,敲诈勒索罪为10年有期徒刑?这 的损害而不是危险。由此可以认为,现实的危害与可能的危害确实都是社会危害性的表现,但两者有实在与非实在的区别,对它们也不可能等量齐观。 (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748.html -
了解详情
目的,因此,不具备信用卡诈骗罪的本质特征,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纠正或者按照有关规定处理、不能适用本条作为犯罪处理。2、分清善意透支与恶意透支,正确认定 按期偿还的则属于善意透支。(二)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应以盗窃罪认定本条第3款规定“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处罚。”这种情形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7765.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构成进行认定,则笔者认为本罪宜以盗窃罪认定,不构成信用卡诈骗罪。首先,根据刑法第196条的规定,信用卡诈骗罪的客观行为表现有四种:使用伪造的 的行为。这种行为同网络中“伪造”信用卡方式的区别在于“冒用”的行为必须是仍然使用他人的名义进行使用,而“伪造”的行为则是“无中生有”地另设一个信用卡卡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118.html -
了解详情
一般是指盗窃财物数额在500至2000元以上。从一定意义上讲, 新刑法典似乎加剧了贪污罪与盗窃罪的法定刑不协调的矛盾,既违背修订后刑法典第 4条确认的刑法 刑的下限和上限则都应当高于盗窃和诈骗罪法定刑的下限和上限。 (4)在侵犯人身的犯罪中, 造成死亡结果的犯罪的法定刑应当高于仅仅造成伤害结果的犯罪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46.html -
了解详情
、再犯可能性很大,但累计数额又不够“较大”标准的犯罪分子逃脱刑事法网。2.诈骗罪是除盗窃罪以外的又一常见多发的财产经济犯罪,在市场经济社会中,这类犯罪有 的构成要件和法定刑,以发挥其不能适用特殊形式诈骗罪的犯罪构成时的堵漏功能。3.玩忽职守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渎职犯罪。新刑法典为解决现行刑法关于此罪内涵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354.html -
了解详情
属于抽象的事实认识错误,行为人所认识的事实与实际发生的事实跨越了不同的犯罪构成(票据诈骗罪与金融凭证诈骗罪)。根据处于通说地位的法定符合说,此类错误原则上阻 其间的矛盾,即在承认数额较大或多次是盗窃罪的客观构成要素的同时,在犯意要求上对它们与其他客观构成要素区别对待。当然,究竟是认为对此类要素不需要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6833.html -
了解详情
职务的人员或者非单位人员,定侵占罪(盗窃罪、诈骗罪)。 笔者认为,混合主体共同侵占单位财物的问题,实际上是共同犯罪与身份的问题。处理此类问题应以共同犯罪与身份 身份犯罪的共同实行犯,则应根据具体情况,区别对待。凡无身份能够参与真正身份犯罪的部分实行行为的,则可以与有身份者构成共同实行犯,如受贿罪;凡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5754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