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在子女抚养、财产分割等方面作出有条件的让步。在双方未能在婚姻登记机关协议离婚的情况下,该协议并没有生效,对原、被告均不产生法律约束力,其约定不能当然作为人民法院处理离婚案件的直接依据。且如果按照该协议分割财产也有悖于公平原则,违背保护妇女和儿童合法权益的法律精神。因此,原告要求按照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5475.html -
了解详情
因法律无明文规定,一般采取分割财产时对弱者适当照顾的原则进行救济。笔者认为,为维护婚姻关系的稳定,保护婚姻家庭中弱者的权益,将来修改《婚姻法》或出台 遗弃家庭成员、长期赌博、吸毒或有其他危害家庭不良行为造成婚姻关系破裂的,受害人可以在离婚时提出精神损害赔偿。实施家庭暴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是《婚姻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396.html -
了解详情
总结。第二种观点认为现行法定离婚条件与改革和现代化建设对婚姻家庭之稳定的需求形成了明显的冲突,客观上削弱了法律对婚姻家庭的保护作用和控制程度。因此有 建设的研究 我国婚姻家庭法学界对婚姻家庭立法和司法实务方面的研究是功不可没的。数位婚姻家庭法学者曾担任《婚姻法》、《妇女权益保障法》、《收养法》、《婚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4622.html -
了解详情
原则。损害赔偿金确定因素。对离婚财产损害赔偿金、精神损害赔偿金 、抚慰金数额的确定,应根据保护合法婚姻家庭关系,保护无过错配偶合法权益的原则,财产与精神损害赔偿金 水平,不能脱离客观情况。除此之外,还应考虑无过错方的因素,如离婚时无过错方的年龄、再婚的可能性、经济状况、身体情况及谋生能力等。如果导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5147.html -
了解详情
在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手续时对夫妻双方债务的处理。这些规定及做法方便了那些不愿偿还债务的夫妻,他们假借离婚,通过协商或调解,打着照顾妇女、儿童、老人 案例增多,数额巨大,逃避债务等问题突出实际,从有利于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出发,判决离婚时,应判决夫妻双方对共同债务承担连带责任1。另外,法院这样判决也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788.html -
了解详情
同居、实施家庭暴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等导致离婚的案件增多。许多无过错离婚当事人(尤以妇女居多)因过错配偶的违法行为,身心受到极度摧残。由侵权人 填补法律漏洞,实现对自己合法权益的保护。 第三,司法部门有法可依,违法必究,制裁过错方的需要。从我国司法实务界来看,由于我国旧婚姻法未规定离婚损害赔偿制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753.html -
了解详情
、 子女最佳利益说。次说将人工辅助生殖子女身份的认定视为类似一般离婚时对子女监护权归属的争执,由该子女的最佳利益(best interest)决定。[10] 笔者认为, 危害和歧视。这样局部代孕子女的合法权益也能得以保护。 最后,基于血缘关系的认定标准,完全代孕应当是受法律保护的,其子女也应视为代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4133.html -
了解详情
,实际案例中,法院虽然判定不准离婚,但很多不孕妻子可能遭受家暴或者冷暴力,这不利于保护妇女权益。第十一条(婚前一方所购买的按揭房归属问题)夫妻一方 关系存续期间由夫妻共同财产还贷部分,应考虑离婚时不动产的市场价格及共同还贷款项所占全部款项的比例等因素,由不动产权利人对另一方进行合理补偿。[解读]该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8441.html -
了解详情
要求 [11],但其制度本质更多体现的是对父权(夫权)至上的家庭权力结构下弱势妇女的利益保护问题,这在解决离婚后妇女的主要生活来源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 仅在无约定时适用法定财产制。随着社会契约文明的发展和婚姻关系契约性的加强,约定财产制成为现代社会夫妻财产制度主要选择,其体现了对财产所有权的保护力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398.html -
了解详情
》明确规定:“分清个人财产、夫妻共同财产和家庭共同财产,坚持男女平等,保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照顾无过错方,尊重当事人意愿,有利生产,方便生活。”这实际 条规定:“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判决。”这是婚姻法对分割共同财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719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