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内,行政诉讼制度发挥了一定作用。 (一)在原告户籍所在地受理和审理劳动教养案件 《行政诉讼法》第18条规定:对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不服提起的诉讼,由 年媒体报道了江西人殷文华在上海嫖娼被劳动教养一年的案件,殷文华回到江西提起诉讼,一审二审均胜诉。2010年6月,上海劳动教养委员会做出行政赔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1960.html -
了解详情
,具体审理行政案件。 2.审级制度。台湾地区仅设立一所行政法院,亦即行政诉讼采一级一审制,无上诉审法院,因而一经行政法院裁判,即为终审裁判,行政法院 还明确要求审查起诉时是否有明确的被告、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以及是否属于法院受案范围。 其二,中国大陆行政诉讼法对法院受理的期限作了规定,台湾地区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499.html -
了解详情
多样性。在民事审判实践中,当一个案件证据相当时,经常是纠来纠去。二审改掉一审的,再审又改掉二审的,如果抗诉或提审了又可能再改掉原来再审的。 广泛的认同。 此外,根据等腰三角形的诉讼规则,在民事、行政诉讼中,检察院应当退出以支持一方当事人为目的的抗诉角色。 2、修改行政诉讼法,逐步将行政抽象行为纳入司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0751.html -
了解详情
日(复议裁决不服起诉期限)+3个月(行政诉讼一审审理期限)+15日(对行政诉讼一审判决不服上诉期限)+2个月(行政诉讼二审审理期限)+60日( 即受雇劳动者可以选择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人身损害赔偿诉讼或者向社会保障机构申请认定工伤,接受诉状的人民法院和接受申请的社会保障机构应当告知受雇劳动者这项权利,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0246.html -
了解详情
是一种程序性规定。行政上诉,是指行政诉讼当事人对一审判决、裁定不服,在法定期限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要求重新审理的诉讼行为。我国现行行政诉讼法规定了两审 人民法院而是行政机关,第一审人民法院也仅仅是对行政机关认定的事实和适用的法律的复审。行政诉讼二审程序的上述特点,《行政诉讼法》没有明确规定,《若干问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8009.html -
了解详情
一判决得到二审法院的维持,而且被最高人民法院将其选登于1999年第4期《最高人民法院公报》。[11]这就实际上意味着最高人民法院对该案件判决所作出的认可和支持。 的一年零三个月的起诉期限。至于在行政诉讼中是否可以借鉴民法领域的规则,实行诉讼时效的中断,[46]在一审结束之后,2000年3月10日颁布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824.html -
了解详情
富、何伯琼、何熠诉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工商行政管理局行政处罚案 关键词:行政诉讼 行政处罚 没收较大数额财产 听证程序 裁判要点: 行政机关作出没收较大数额涉案 申请未能被及时发现并被受理应视为不可抗力和客观原因造成,不应计算在答复期限内,故请求法院依法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法院经审理查明:2011年6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8383.html -
了解详情
一共分为九编,新法的主要内容,简介如下: (一)二级二审制度 行政诉讼的审级,由旧法的一级一审制度,改采二级二审制度。即将行政法院分为最高行政法院及高等行政法院二级,以高等行政 后2个月的不变期间内为之;不经诉愿程序即得提起第5条第1项的诉讼者,应于作为期间届满后,始得为之。但于期间届满后,已逾3年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7357.html -
了解详情
对下列起诉,分别情形,予以处理: (一)依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告知原告提起行政诉讼; (二)依照法律规定,双方当事人对合同纠纷自愿达成 代理词(民事一审庭前用) 审判长、审判员: 依照法律规定,受原告(或被告)的委托和ХХ律师事务所的指派,我担任原告(或被告)ХХ的诉讼代理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78729.html -
了解详情
民事诉讼程序穷尽救济,即当事人通过一审、二审、再审程序实现自己的正当利益。原则上,只有经过这些程序后仍然无法实现自己的诉讼目的,才可以向检察机关申请抗诉 举证责任分配原则和特殊情形下的举证责任倒置等规则,更不能替代当事人承担举证的责任。 根据两高《关于对民事审判活动与行政诉讼实行法律监督的若干意见》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337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