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的利益。我国证券市场是一个发展才十几年的新兴证券市场,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上不真实,不完整,不及时的现象在招股说明书,资产重组公告、年度报告、 制衡与外部干预相结合,事前预防、事中监督及事后救济相配套的多层次全方位立体的少数股东权的法律保护体系,协调、平衡公司及其股东、董事、监事、经理等公司各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188.html -
了解详情
为两大问题:一是如何保护从属公司债权人的利益,二是如何保护关联交易中从属公司及其少数股东的利益。因此,各国都对它进行法律规制。 二、国外 行使救济请求权。实践证明,公司向关联人行使救济请求权的可能性很小。据现有资料显示:1997 年和1998 年我国上市公司出现关联交易的比例分别为84. 6 %和80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437.html -
了解详情
持股会作了一些规定,但迄今为止,我国没有任何一部全国性的法律给予职工持股会以明确的法律地位。由于职工持股会没有法律地位,持股机构就无法作为一个企业发起人参与 、追求近期利益的小股东的权益集中起来,对股份公司乃至整个证券市场都可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另外,通过信托制度,可以有效解决公司上市后职工抛售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098.html -
了解详情
发生的同时,可以使那些处于“优势”地位的主体(如上市公司的董事、监事、经理等)更加注重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更加自觉地履行相应义务,从而确保公正、有效和 或者审批;未经依法核准或者审批,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向社会公开发行证券。”此处的法律主要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法规主要是指《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631.html -
了解详情
均被扭曲缺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证券市场,上市公司各种所有制身份的股东包括国有投资者和公众投资者,均是投资主体应受到法律的平等保护,各投资主体依持股的 股同权原则,实质上不能流通是造成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实践与理论相脱节的主要原因。②小股东对大股东作出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决定,因无法形成股权集中表决的优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178.html -
了解详情
是指为阻止公司独立人格的滥用,保护公司债权人利益及社会公共利益,就具体法律关系中的特定事实,否认公司与其背后的股东各自独立的人格及股东的有限责任,责令 、高级管理人员及其联系人。笔者认为,第一类关联人与上市公司之间的交易,不公平交易的发生,主要是控股股东滥用控制权或重大影响力之结果;第二类关联人与上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991.html -
了解详情
负受托责任,全力保护小股东的利益。5由此可见,公司章程中对基本规则的约定,不符合公司法的规定,不生效力,即产生无效的法律后果。原因在于 [J].经济法学、劳动法学,2003,(3):44。[28]汤欣。公司治理与上市公司收购[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61。[29]杨仁寿。法学方法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50.html -
了解详情
责任,全力保护小股东的利益。(5)由此可见,公司章程中对基本规则的约定,不符合公司法的规定,不生效力,即产生无效的法律后果。原因 )[M].香港:金桥文化出版(香港)有限公司,2000.319。[15]汤欣。公司治理与上市公司收购[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18。[16]汤欣。论合同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33.html -
了解详情
控股股东的行为,保护小股东的利益,保护小股东的合法利益。应该说控股股东利用控股的权利,控制的权利,获取一些不正当的利益,这在中国公司实际上还有不少。现在 高,外接比内接还要有效,第二一般的公司里面也可以加强独立董事的作用,学美国的独立董事作用,但是法律只对上市公司明确规定,必须有独立董事,只对上市公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351.html -
了解详情
股票尤其是非上市股份公司的股票都在此有限的几个场所进行交易,显然是有碍股份流通的。反观其它国家之立法,通常允许证券场外交易,因而对小股东的保护更为彻底 的限制为我国公司法之明知之举。其次,有必要对控股股份转让予以一定的制约。股权是股东对公司实施有效控制的法律基础。控股股份的转让,往往会伴随着公司控制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996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