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于行政法之一部分,一直存在争议。我国民法通则第121条规定,国家机关或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中侵犯公民、法人合法权益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而1994年颁布 因果关系,而本案的被告却无法证明导致玻璃破损的真正原因是什么,也就是说可能是玻璃本身的原因造成了损害事实,按照无过错责任原则,被告应该承担产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731.html -
了解详情
以往的庭审程序中,审查核实证据几乎完全是法官的工作,法官出示证据后,由当事人辨认真伪,然后再向当事人说明该证据该证明什么事实,若对证据有疑问,则由 中,有人主张应当明确规定证人拒绝出庭作证的处罚措施,但考虑到《民事诉讼法》并无这方面的规定,《证据规定》最终没有突破这一界限。⑥关于证人出庭作证的例外问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081.html -
了解详情
哪些行为可以构成法律行为,而哪些行为不能构成法律行为,这就体现了立法者对什么是法律行为,亦即法律行为是否成立的判断。立法者的判断集中体现在其如何设置 人是否并于何时发出信函、受要约人是否复函且复函何时到达等需要通过证据法则来证明,而且一方当事人还需就对方多少人是否具有完全行为能力、缔约中是否存在欺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840.html -
了解详情
有相反证据证明外,记载于不动产登记簿的人是该不动产的权利人,动产的占有人是该动产的权利人。” 不动产登记的“权利正确性推定”的效力,是什么意思呢? “书柜”的所有权归属,为什么?因为承揽合同的性质和目的决定,承揽人所完成的“工作成果”当然归属于定作人,而无须当事人约定。 本条规定的“加工”,属于物权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058.html -
了解详情
事故造成的损失并判定当事双方的责任,这样对双方纠纷的解决也就有了依据。[⑥] 什么是交通事故呢?笔者以为,应分两个不同阶段来看: 第一阶段:2004年5 是否定的。 根据《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三条的规定,无过错责任的免责条件是“如果能够证明损害是由受害人故意造成的”,只有这样才能不承担民事责任。但是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451.html -
了解详情
三次会议通过的立法法规定,法律的解释权属于全国人大常委会,同时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机构可以对有关具体的法律询问进行研究予以答复,并报常委会备案。法律询问答复, 不应当只是被动地接受立法者的指示,而应当积极地深入到立法之中去探寻什么是立法者真正想表达的意思,一旦发现立法存在着某种缺陷,应当通过一定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113.html -
了解详情
结果是既没有控制住购车数量,也没有增加停车位的供应,反而引发倒卖停车位、制造假停车位证明等违法活动。“制约-激励”机制的平衡,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平衡运用制约与激励 用一节的篇幅分析了平衡论与利益衡量方法的关系。等等。参见乔禾:《什么是合理的“假设”》,载于《北京日报》2001年2月19日。张五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112.html -
了解详情
。”而宪法有关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需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撤销的立法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4]]有的学者则从人民主权的角度进行阐述,认为“根据人民主权原则 依法行政的落实情况。因为“人民议会应该控制什么是一回事,而它应该自己做什么则是另一回事。……只有它能做好的工作它才应当承担起来。至于其他的工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893.html -
了解详情
,以及行政法渊源的最新观点,将在后面部分予以介绍。[2]罗玉中《什么是法?》,《中国法制报》1980年第8、9、11、13 《民法解释学》,273-278页。[50]《国务院批转公安部关于解决当前户口管理工作中几个突出问题意见的通知》,国发〔1998〕24号。[51]SeeH.PatrickGlenn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605.html -
了解详情
)作为现代罪刑法定主义原则的源生原则,并不排斥法官对刑法的适用解释。什么是明确性原则呢?日本学者西原春夫从可预测性的角度进行了论述。 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2001年7月发布了《关于办理伪造、贩卖伪造的高等院校学历、学位证明刑事案件如何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法释[2001]22号),对此作出了统一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90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