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款规定:“对于被害人因犯罪行遭受精神损失而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笔者认为,前一个司法解释是征对“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而言,而法院审理的 刑事案件不应适用该司法解释;后一个司法解释第一条第一款规定了属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受理范围的情形(包括死亡赔偿金在内),第二款规定了不属于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0502.html -
了解详情
条的规定中,附带民事诉讼的请求赔偿范围仅限于犯罪行为所造成的物质损失,而对于因被告人的犯罪行为造成的精神损失,被害人不得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实际上,在 赔偿制度,以加强对被害人财产权益的保障 众所周知,按照我国现有的法律规定,刑事被害人要获得赔偿,只能是通过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途径来解决,而且我国刑法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829.html -
了解详情
维护国家利益而代表国家行使一定的诉讼权利,包括提起民事诉讼的权利。[5]一些国家的刑事诉讼法典要求法院在对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资格以及经济赔偿问题作出 国内各主管机关参考。 (一)建立大额非法转移资产案件报告制度 为了加强对追赃工作的指导和协调,有必要建立大额非法转移资产报告制度,要求各办案机关将涉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631.html -
了解详情
的民法理论,侵权损害赔偿只赔偿直接受害人, 对间接受害人一般不予赔偿。因为间接受害人的范围往往难以预料, 也难以确定。如果一律给予赔偿,无疑会加重侵权人一方的 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 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该条规定属于授权性规 范,其着重点在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程序设置,而非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782.html -
了解详情
的,至少应当允许被害人作影响陈述、阐述其所遭受的伤害,至少应当允许被害人作为原告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至少应当允许被害人对公诉意见和判决结果表达态度、为 ,因而能够成功地防止此类行为发展成为刑事案件,这也是公益诉讼团体模式另一价值之所在。 刑事诉讼法学中有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观点,其实这种提法本身就不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358.html -
了解详情
回重审,最终全案由一审法院按照第一审程序一并进行审判,所作的裁判可以上诉、抗诉,如此方能体现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性质,同时也保证了被告方的上 亚洲因涉嫌抢劫罪被一审法院判处死缓。其父董克强以儿子被捕时并未满18周岁为由提起上诉,二审法院发回重审。2003年3月25日,河北省保定市中级人民法院经过重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277.html -
了解详情
第77 条规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据此规定,附带民事诉讼的请求范围,只能是犯罪行为 有限的精力投入到与被害恢复有关的必要程序。同时,诉讼立法应改变过去那种将刑事赔偿纳入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传统模式,将解决赔偿争议作为与定罪、量刑同等重要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968.html -
了解详情
的尝试。 笔者认为,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刑事和解也好,附带民事诉讼的提起也罢,其所针对的只能是刑事犯罪行为所产生的民事赔偿责任,因而上述两种 合议后裁定驳回。 (28)同前注(25)。 【作者介绍】田宏杰 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学博士、金融学博士后,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检察院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393.html -
了解详情
刑事案件审结以后,被害人另行提起精神损害赔偿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23)参见陈瑞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三种模式》,《法学研究》2009年 《刑法方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7)所谓司法三段论,按照陈兴良教授的观点,就是通过解释方法来找法通过确认方法和推定方法来识别事实通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148.html -
了解详情
,不适用调解。 第四、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处理。有的重婚案件自诉人在提起刑事诉讼的时候,一并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三十六条和最高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58页。 ③[3] 张明楷:《刑法格言的展开》,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227页。 ④[4]参见薛宁兰:中国民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497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