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需任何第三人的参考。(3)民事诉讼中达成调解协议后,由人民法院制作调解书并由审判人员署名,加盖人民法院印章,送达当事人双方即生效;而执行和解在当事人双方 记入笔录即可,无需另行制作法律文书。 三、执行和解应注意的问题 就执行和解协议的性质来说,其不具有强制执行依据的效力。因为法院据以执行的法律依据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045.html -
了解详情
赔偿责任。综上所述,刘某受雇于许某,其受伤后的损失应由许某全额赔偿。在2003年12月5日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后,刘某因受伤造成的后遗症??耳聋,与其受伤有 得到救济是必然的,也是应该得到法律保护的。一、二审法院采取的是以双方当事人达成的调解协议和6级、4级伤残鉴定结论为依据,重新计算刘某的损失。表面上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037.html -
了解详情
裁决手段,可以说绝大多数适用调解手段。我国现行立法规定行政调解民事纠纷不具有法律效力。虽然调解的纠纷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并且签收调解书,但是一方不履行 调解书具有法律效力,那么行政机关调解的民事纠纷,一经双方当事人达成协议,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也具有法律效力。而当调解不成功,行政机关亦可作出处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157.html -
了解详情
的,也可是由公证人员提出解决方案建议后经当事人同意的。 (二)合法原则 公证处进行调解必须依法进行,调解的过程和达成的调解协议内容应当符合法律规定。一是 调解工作形成了不同程度的阻碍,清除这些阻碍,则要通过析理说法,引导公证当事人明确法律关系,知晓法律规定,消除顾虑和疑点。在说理沟通中可借鉴如下方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181.html -
了解详情
的经济损失就给与从宽处理。对积极赔偿的被告人可酌情从轻处罚,但对于经调解不能达成调解协议的,要及时进行判决,而不能以此为由对被告人从重处罚。 为更 急于送达准予撤诉裁定,应防止因毁约或失信而导致循环诉讼。人民法院对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依法审查后准予撤诉的,可以在准予撤诉裁定书中明确原具体行政行为或一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7274.html -
了解详情
调解工作。由于法院职业化和审判专业化的需求,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大量进入法官队伍,而部分当事人基于传统观念,对年轻法官缺乏信任感,不愿意听他们讲大道理和法律知识,同时 有些作为债权人的一方当事人,在调解时,为了达成调解协议,在实体权益上己做很大的让步,也就是放弃了自己的部分权利,在调解书生效后,对方却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2108.html -
了解详情
意思自治原则发展而来的。意思自治原则的核心是允许当事人选择适用于他们之间法律关系的法律。进入20世纪后,由于仲裁制度在各国的普及,加上国际经贸的发展, 是其本质属性,法律性仅为附从属性。 2.调解的特点 自愿性,接受调解和达成调解协议均是自愿,是当事人处分自己民事权利的行为。非对立性,可以使当事人之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088.html -
了解详情
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抗日战争时期马锡五审判 方式就确立了“调解为主”的方针,后历经了六十多年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具有浓郁的中 国特色, 时,法官可以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对当事 人的请求在双方在场时作出评价,并帮助他们了解诉讼中潜在的问题,以促使当事人达成 调解协议。 (漳平市人民法院 叶文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80.html -
了解详情
意愿的尊重。 5、渐进论。 此种观点认为,仲裁中在进行调解时不是在当事人完成陈述后的瞬间就争议作出决定,他形成自己的观点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 或者调解书送达前一方反悔的,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判决。” 对当事人自愿达成的调解协议,在调解书送达前,允许当事人反悔。其理由是既然当事人不愿意签收调解书,就表明当事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97.html -
了解详情
农民的思想意识中根深蒂固,他们依然非常看重“和气”、“情面”,孔子的“中庸之道”正是民间调解工作的精髓-折衷调和-的根源。绝大多数的农民将在一个相对熟悉的环境生活 委员会组织条例》第9条第2款规定:经过调解,当事人未达成协议或协议后又反悔的,任何一方可以请求基层人民政府处理,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以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59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