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催告书后有权陈述和申辩,行政机关应当充分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对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应当进行记录、复核。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证据成立的 《行政强制法》第8条除一般性地赋予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行政强制的申请行政复议权,提起行政诉讼权和要求国家赔偿权外,还另行专款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8906.html -
了解详情
等问题。 9.争议裁决权。这是征税机关对发生在征纳主体之间的争议进行行政复议的权力。它是一项准司法性质的权力,对于处理技术性、专业性、反复 解决征税权限争议问题。 注释: [①] 在普通法系国家,征税强制权原则上归法院,当事人获得程序保障的机会较多。 [②] 国内层面上的税收管辖权及其冲突可能有下列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6274.html -
了解详情
应当给予赔偿。赔偿请求人要求赔偿,应当先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也可以在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时一并提出。这条规定几乎与旧的国家赔偿法对赔偿先行处理主 赔偿时,先向有关的赔偿义务机关提出赔偿请求,双方当事人就有关损害赔偿的范围、方式和赔偿金额等事项进行自愿协商,从而解决或减少赔偿争议的一种程序制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5467.html -
了解详情
而忽视息诉案件。 (三)民行检察设置的复议程序可能引发申诉人的缠诉 我国现行相关司法解释中规定(见《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抗诉案件办案规则》中第二章第5条) 不了解造成证据的突袭或证据缺失,超过时效等等,检察机关民行科就应该对该类当事人进行释法工作,尽可能帮助其解决实际问题,使其主观上逐步接受息诉处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247.html -
了解详情
的必要前置程序,甚至把行政复议结果规定为终局性和非可诉的处理结果,这种穷尽行政救济和排除司法救济的做法限制了当事人环境资源行政起诉权的行使,已经不 环境资源行政诉讼的权利。只有这样,才有利于社会团体和民众对政府的环境资源行为进行经常性的监督和法律上的对抗与制衡。 (三)授予当代人保护后代人合理环境资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697.html -
了解详情
做出之后在相对人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之前,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自己感觉这个处罚行为的证据工作做得不够扎实,就不能去再对案件进行调查,收集证据了 审查属实等要求。符合合法性要求的证据材料才能够被采纳为诉讼证据。用以证明当事人主张的要件事实的证据,必须具有证据能力。对此,尽管诉讼法学界有一些不同观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473.html -
了解详情
一般都有权利就侵犯自己合法权益的行政行为(包括抽象行政行为)向法院提起诉讼。在美国,1946年联邦行政程序法颁布之后,当事人因自己的权益遭受规章的侵犯可以 行政行为所依据的其他规范性文件不合理,可以一并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审查申请。行政复议机关对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复议时,认为其所依据的其他规范性文件不合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065.html -
了解详情
第五十五条规定:税务机关对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以前纳税期的纳税情况依法进行税务检查时,发现纳税人有逃避纳税义务行为,并有明显的转移、隐匿其应纳税的 应进一步提高自我执行能力。 《税收征管法》第八十八条规定:当事人对税务机关的处罚决定逾期不申请行政复议也不向人民法院起诉、又不履行的,作出处罚决定的税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0986.html -
了解详情
,必须坚持以最大限度保护相对人权利救济为原则,尽量将有争议的行政公告纳入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体系。我们须确立这样的观念,即使是事实行为,若造成人民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65页。行政处理效力的开始时期,应分对行政机关本身和对当事人而不同。 [10] 这也符合我国现行行政诉讼体制中规定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0094.html -
了解详情
。 (二)民法与行政法的不同法理 民法从鼓励交易的角度出发,在不损害善意当事人的权益的前提下,应当尽可能地使民事行为生效,以此来促进交易的发生,这在 行政机关进行,而听证的补正一般是由行政复议的机关在作出行政复议决定之前进行{11}。 补正的时间限制对保障补正制度价值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适当地限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24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