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应当采取列举主义。检察机关对生效裁判的抗诉,则是无范围限制的,也就是可以对任何民事纠纷的生效裁判提出抗诉。既然这样,在逻辑上就应当认为, 比如说,如果检察院怀疑当事人一方提出的证据属于伪证,则可以提示该当事人提供伪证属于违反民事诉讼诚信原则的行为,将会发生不利的诉讼责任,并就此可以向当事人提出相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8302.html -
了解详情
下,启动再审程序,促使当事人的平等地位和权利依法得到保障。从这个角度看,民事抗诉起到了使失衡的的诉讼结构恢复平衡的作用。法律规定民行检察制度的目的 ,不断提高审判质量,从根本上有利于提高法院的审判权威和公信力。检察机关实施民事行政诉讼检察监督的目的,就是维护司法公正、司法权威和法制统一。追求法律的统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041.html -
了解详情
正当行为,检察机关应当准许。另一种观点认为不应当准许当事人撤销抗诉申请。依据是: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五条规定,检察机关对人民法院生效的判决、裁定 裁判行为的民行申诉案件,当事人达成执行的和解协议,检察机关一律不得准许申诉人撤销抗诉申请,以有效防止法官唆使当事人和解,逃避检察机关对案件的全面调查。另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12.html -
了解详情
当事人的权利。因为“不告不理”,“无诉讼便无审判”,“无审判便无法官”。对于民事纠纷当事人可以有权诉请司法救助,也可以放弃司法救助。法院主动提起再审程序,就是 ,也没有任何制约,往往容易造成泛滥。(2)检察机关的抗诉监督是对私权的不当干预,侵害民事诉讼当事人的处分权,有悖于处分原则。(3)检察机关抗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37.html -
了解详情
诉法典所采用。然而,西方国家并不采取这种途径提起再审。①其次检察机关通过抗诉提起再审是我国民事诉讼中检察监督的具体内容,而西方各国立法上殊不多见。 申请再审。2.当事人举证困难的原因及立法选择。按照法律规定,当事人对法院生效民事调解书申请再审,须提供证据。如前所述,调解协议的内容违法和调解违反自愿原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51.html -
了解详情
的矛盾上,建筑在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的矛盾上。[⑤]现阶段西方各国检察官在民事诉讼中作用不大,远远没有充分利用一些规范性文件正式赋予它的权力,[⑥]这表明 这些规定不仅应当适用于刑事诉讼,而且应当适用于民事诉讼,由于民事诉讼法并未规定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裁判进行抗诉的程序,从而也就使人民检察院的这一职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39970.html -
了解详情
提出再审检察建议的件数几乎是只升不降,且上升速度之快非抗诉件数所能媲美。《民事诉讼法》对检察建议的适用主体、适用情形等进行了规定,但条文 监督行使和检察监督之间取得平衡。 ( 二) 诉权和审判权的制约 当事人处分原则贯穿整个民事诉讼程序,在没有涉及国家利益、社会公益和他人的合法权益时,如当事人不主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62131.html -
了解详情
但却没有对权力的行使做出相对明确和具体的规范。因此,有人对检察院民事再审抗诉权的存在提出了质疑。理由主要是因为公权力应慎重介入到发生在平等 再审条件。法学杂志。2012.10. [2]陈育苗:确立有限再审原则-既判力理论与民事再审制度的冲突及出路。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10.12. [3]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62126.html -
了解详情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第七十五号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 判决、裁定,发现有本法第一百七十九条规定情形之一的,应当提出抗诉。 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对同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有本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77858.html -
了解详情
只有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才可以担任代理人,删除了原先民事诉讼法人民法院准许的其他公民可以作为代理人的规定。 (五)证据 1、证据种类 监督。 第二,将监督对象从生效判决、裁定扩展到调解书,但对调解书的抗诉和检察建议限于调解书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 第三,对审判监督程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8262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