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我们在具体适用时也需要注意。关于管辖异议,《民事诉讼法》已经设置了两审终审制度。因此,在具体适用新法的规定时,就会面临这样的问题,即 ,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属于再审事由。该项规定中的新的证据,应当理解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若干规定》第41条和第44条(该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296.html -
了解详情
裁判不服只要在法定期限内上诉就能启动二审程序。但再审程序的启动则有所不同,由于民事再审程序会打破既定的终审判决的形式上的确定力和既判力双层保护,动摇 水平等现实国情以及审判实践,针对民事诉讼中容易发生错误的因素与环节,兼顾传统和借鉴各国先进立法体例,遵循宽严适度原则,将应当再审的情形予以列举。从内容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8390.html -
了解详情
民事再审程序的主要内容 我国民事再审程序又称为审判监督程序,现行民事诉讼法主要规定了再审程序的起动程序,审理程序则按终审法院审级分级分别适用一审或二审程序。 民事再审程序的指导思想就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 综上,笔者认为,民事再审程序的指导思想应当吸取民事诉讼改革的有价值成要并能够涵盖以下两个目标:1、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579.html -
了解详情
民事判决不一致的,再通过启动民事再审程序予以裁决。有的法院则中止民事诉讼等行政诉讼的终审判决作出后,在恢复民事案件的审理。有的法院由行政庭审理 纠纷引起,而非行政行为引起;其次,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问题处于基础性地位,是民事纠纷解决的前提,具体行政行为合法与否,直接影响当事人民事权利能否得到司法保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697.html -
了解详情
的司法理念,未考虑民事诉讼自身的特点,片面强调错误裁判的救济而忽视司法程序的安定性,导致生效裁判既判力的虚化。 (二)法院决定再审与现代司法理念相 3、再审的审级应为作出原生效裁判的上一级人民法院。建议规定再审案件一律由终审裁判的上级法院审理。[8]本级法院已作出的确有错误的生效裁判,要依靠本级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497.html -
了解详情
造成很大损害,这有悖于正义的要求。因此,为弥补通常诉讼程序对正义保障和实现之不足,民事诉讼中设立了再审制度,对那些被发现有重大错误的确定裁判予以救济。 根本解决问题,但考虑到目前的情况,笔者认为,再审之诉应该由终审法院的上一级法院管辖。以上是笔者对民事再审之诉立案条件的简单分析,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375.html -
了解详情
的保障,同时也为了减少检察机关的职权性,所以这样的终审判决没有再提起抗诉的理由。 检察机关以法律监督身份参与民事诉讼的方式,是一种事中监督。对于有重大影响的 书;2.发表抗诉意见;3.发现庭审违法活动,向再审法庭提出建议。这个规定明确地把检察机关在民事诉讼中定位于监督者或者监诉人。这样定位有两个好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937.html -
了解详情
而且同级法院的审判委员会、上级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都可以对法院的终审裁判提起审判监督程序。提起再审程序主体的多元化,是导致法院裁决没有司法权威和再审 不足的情况下,实际操作亦有较大难度。因此笔者认为,既然民事诉讼所规定的引发再审程序的三种方法实际上绝大多数源于当事人申请,那么在当事人尚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96.html -
了解详情
日期,是民事诉讼程序中非常重要的日期,涉及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关系、身份关系的确定或解除时间,义务人的履行期限、权利人的申请执行期限、当事人申请再审和判决 效力的判决、裁定。”第一百五十八条“第二审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是终审的判决、裁定。”二审判决书,最高人民法院的判决书以及依法不准上诉的判决书是发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74.html -
了解详情
弥补审级少的不足,对确有错误的已生效判决,当事人可以通过审判监督程序申请再审,法院也可以利用审判监督程序予以纠正。第四,第三审仅作书面审和法律 世界上实行三审终审制的国家并非实行绝对的三审终审,而是实行有条件的三审终审制。笔者认为这一制度是颇具合理性的。在民事诉讼中虽然强调赋予当事人最大限度的权利救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5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