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出裁判。 (一)对举证责任和举证内容的审查 在不服行政裁决而提起的行政诉讼中,如何分配举证责任,人们有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应当由原告承担举证责任 争议的,人民法院可以一并审理。这一规定笼统的规定了行政附带民事诉讼制度,但是对于案件的受理、审判及执行程序并未作出具体规定,审判中难以操作。笔者建议立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8487.html -
了解详情
时,行政机关(行政裁判所)仍然承认其有效,这与规定法律要件的法宗旨不相符;实定制度存在行政诉讼制度与民事诉讼制度的分野,它们各具妥当性且对立着,这种对立必须 行政行为认可的不可变更力和一般被行政裁判判决所认可的确定力虽说在性质上有类似之处,如果不讲其差异而完全相同看待,就会如前面所述,不单是用语不当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3519.html -
了解详情
依法行政的法制原则要求行政机关不得任意处分其行政权力,这就决定了行政诉讼的调解与当事人可自由、充分处分其实体权利的民事诉讼调解有明显的区别。因此,对行政诉讼调解 具体行政行为不能适用调解。而自由裁量行为却不同,它的内容、方式、程度等法律、法规未作规定或只规定一定的范围、种类和幅度,行政机关有自由选择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6606.html -
了解详情
依法行政的法制原则要求行政机关不得任意处分其行政权力,这就决定了行政诉讼的调解与当事人可自由、充分处分其实体权利的民事诉讼调解有明显的区别。因此,对行政诉讼调解 具体行政行为不能适用调解。而自由裁量行为却不同,它的内容、方式、程度等法律、法规未作规定或只规定一定的范围、种类和幅度,行政机关有自由选择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6602.html -
了解详情
,一律不得行使。[②]此外,行政法学中也常以该原则作为依法行政原则的必要补则体现出某些不同之处。在中央与地方关系法制化的背景下,笔者认为该原则的内涵可 裁判者。笔者亦想从以上三个方面入手对我国央地纠纷的诉讼解决模式进行粗浅的探讨。 (一)诉讼的性质行政诉讼抑或是宪法诉讼 目前学界对于央地纠纷解决诉讼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0500.html -
了解详情
该法第三编专门规定了执行程序,表明民事执行程序已归于民事诉讼的范围。总则第14条明确规定:人民检察院有权对民事审判活动实行法律监督。这规定本身就 诉讼活动,当然更包括裁判结果的执行的非诉讼活动,它们是行政诉讼程序完整有效的统一。(二)检察机关对民事执行监督具有合理性。国家对不同监督主体进行监督活动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7720.html -
了解详情
依法行政的法制原则要求行政机关不得任意处分其行政权力,这就决定了行政诉讼的调解与当事人可自由、充分处分其实体权利的民事诉讼调解有明显的区别。因此,对行政诉讼调解 具体行政行为不能适用调解。而自由裁量行为却不同,它的内容、方式、程度等法律、法规未作规定或只规定一定的范围、种类和幅度,行政机关有自由选择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5122.html -
了解详情
,用人单位又以对劳动者工伤认定有异议为由提起行政诉讼,经过行政诉讼的一、二审程序后,然后就工伤保险待遇问题再进入民事诉讼的一裁二审程序。由于体制上的原因 两种观点是有失偏颇的,其不足之处也在实践中暴露无遗。首先,劳动仲裁是行政仲裁的一个组成部分,具备行政仲裁所独有的行政行为性质,而行政与仲裁之间是不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8163.html -
了解详情
很多应该进入司法程序获得保护的当事人由于与案件无直接利害关系而被拒之于法院门外。面对历史的原因而导致的这种两个不同概念相互交叉的现状,我们在分析 可代表联邦或地方独立提起或参加行政法院的行政诉讼;在我国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民事诉讼法典》中,也规定检察官有权提起民事诉讼。另一方面,对于环境侵权、消费者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2343.html -
了解详情
立法及其完善 (一)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的立法与实践探索 我国立法对检察机关能否提起民事公益诉讼这个问题,先后曾有过不同的考虑和取舍。1949年12月制定 之一,是对于全国社会与劳动人民利益有关之民事案件及一切行政诉讼,均得代表国家公益参与之。该条例第10条规定,最高人民检察署第三处掌管之一,就是关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190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