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罪的责任由控诉方承担,但是对于程序性事实的证明,与民事诉讼一样,也实行谁主张、谁举证原则,如果辩护方主张一项或多项程序性主张,则应当承担证明责任。 常见 进行反驳,否者他一定会败诉,这被称为证明责任的法定转移。(3)法定的证明责任分配发生了转移,诉讼中的证明责任就会发生转移[7](P.44-45)。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9961.html -
了解详情
谁造的案子更好)。这种两极分化的结果使得普通法系诉讼中的举证责任较大陆法系诉讼中的有更为明显的意义。{27} 英国琼斯诉全国煤炭委员会案,初审时由于 表达的便利,本文权且将诉争各方统称为当事人,包括民事诉讼、行政诉讼的当事人,刑事诉讼中的控辩双方。实际上,在我国,公诉人不能被称为当事人。 {11}乔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5803.html -
了解详情
人占有,替代质权消灭要件a + b + c的证明。 德国通说认为,法律上的推定涉及的是民事诉讼中的证明责任。它的主要功用在于降低当事人证明责任的 适用》,人民法院出版社2007年版,第700 ~ 701页等。 {2}部分学者的论述提及占有权利推定效力中的举证责任问题。如我国学者崔建远认为,对占有的权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6199.html -
了解详情
对银行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或者刑事判决书等在民事诉讼中作为证据来使用,但是这种证据相对较少,与待证事实的关联性较弱,而存款人要获得网上银行交易信息资料的难度大 负责举证的自然就应该是银行。以该函复为据,也应由银行承担主要的举证责任。 三、案件结论网上银行被盗案中,银行应作为损失第一承担者,并负担举证责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1032.html -
了解详情
而获得法院准许;二是法院根据案情依职权决定委托鉴定。因为申请鉴定涉及到当事人的举证责任问题,法院通常不能依职权决定鉴定,而应当由当事人申请鉴定。在当事人申请而 主体地位》载《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王伟:《论民事诉讼中的诉前鉴定》载《南昌高专学报》2010年第4期。 [30]参见王太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2126.html -
了解详情
责任,严格而言非真正意义上的举证责任分配。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适用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和《若干规定》中规定了举证责任分配的一般规则和特别规则。另外 举证的转换,客观的举证责任不发生转换的问题。发生举证责任转换的原因在于:一方面是谁主张谁举证原则的体现,更为重要的一方面是民事诉讼的特点性质所决定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761.html -
了解详情
具体要求有两项: (1)原、被告双方负担的举证责任大致均衡 在民事诉讼中,原告举证责任略重于被告是合理的,但原告举证责任略重于被告并不是说要原告承担所有的举证 引陈荣宗著:《举证责任分配与民事程序法》,第21页。 ③参见陈刚著:《美国证明责任法理序说》,载于陈光中、江伟主编:《诉讼法论从》(第二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092.html -
了解详情
应有制裁,不应认为是不公或不为人民服务。第三,从效率意义上讲,通过举证时效制度的设立,强调当事人的举证责任,一定程度上缩小法院查证工作范围,国家的投入减少,同时 4)孙卫国:《试析举证时效制度的完善》,载《河北法学》2000年第4期,第73页。 [参考文献] (1)张卫平:《论民事诉讼中失权的正义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3366.html -
了解详情
的公正公开性和民主性要求。 为了实现三个强化,即强化庭审功能,强化当事人举证责任,强化合议庭职责,防止法官在庭前进行事实审查,产生先定后审,造成 2) [2] 汤维建。 民事诉讼中证据交换制度的确立和完善[J]. 法律科学,2004(1) [3] 张卫平。 论民事诉讼中失权的正义性[J]. 法学研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846.html -
了解详情
。 二、 民事诉讼程序运作过程中出现的偏差 应该说,随着全国法院系统自80年代末开始的以审判方式改革为核心的司法改革的不断深入,随着当事人举证责任、发挥庭审 的深化。同时由于程序公正的观念远未在审判人员头脑中扎根,在程序工具论的传统观念影响和日益突出的案件压力双重作用下,民事诉讼程序这条正义生产线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868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