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当遵守法定程序(第94条)。制作的讯问笔录,应当按照规定的要求完成(第95条)。检察侦查人员询问证人的地点、方式、程序按法律规定进行(第97 起诉、出庭支持公诉等[24]。 3.有些只是程序性规定,如逮捕程序、讯问程序、讯问笔录等[25]。 4.有些是针对证据的规定,如证据概念及种类、收集证据、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327.html -
了解详情
,在质证过程中,控辩双方对侦查程序中形成的搜查、勘验、检查、询问等笔录的合理性、合法性存在争议是在所难免的。这时,基于直接言辞原则、非法证据排除 符合法定的技术规范和科学规律。 3.签定诚实作证承诺书和明确作伪证的责任。对于证人作证,英美法系国家规定有宣誓制度。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56条和最高人民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524.html -
了解详情
是公诉人,将无法支持由起诉书提出的指控。④ 然而在我国目前条件下,却缺乏促使证人出庭的驱动力。这主要是因为刑事诉讼法未规定排除传闻证据。根据《刑事诉讼法》第 中重视庭外调查活动,忽视庭审质证程序。司法实践中以宣读证人证言笔录代替控辩双方对证人的询问、质证,还普遍得到了审判人员的认同。对于应当通过证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051.html -
了解详情
作为定案的依据。此条规定说明证人必须到庭作证,并要接受询问和发问。而刑事诉讼法第157条又规定:对未到庭的证人的证言笔录、鉴定人的鉴定结论、勘验笔录 如韩国刑诉法第314条、德国刑诉法第251条和日本刑诉法第321条都明确规定了证人因死亡、精神或身体的障碍、下落不明、路途遥远等特定情况可以不出庭作证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900.html -
了解详情
到证人证言的效力。3.在大部分案件中证人都没有出庭作证,而是向法庭提交书面的证词,因此无法当庭询问证人,进一步了解证言的可信度或者发现证言存在的漏洞。鉴于以上 ,法院在立案前对双方进行调解,在这种情况下通常会将整个调解过程制作成书面笔录,其中必然会涉及当事人对案件事实的陈述,如调解未成,诉讼程序启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767.html -
了解详情
,也要证明该职务犯罪与被告人之间的联系。物证、书证、以及勘验、检查笔录,搜查笔录,查封、扣押财产清单,财产、物品价格鉴定等,这些证据的审查、判断及 可能存在不真实或有意作伪证、假证等情况,所以刑事诉讼法不仅对询问证人的场所、方法以及对证人的询问、质证等问题作了较为详细、明确的规定,而且同时强调必须经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4598.html -
了解详情
,并规定“以上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其中:(1)证人证言必须在法庭上经过公诉人、被害人和被告人、辩护人双方讯问、质证,听取各方 证人到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提供证言。询问证人应当个别进行。(2)讯问犯罪嫌疑人的时候,侦查人员不得少于二人。讯问笔录应当交犯罪嫌疑人核对,犯罪嫌疑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093.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的,很多不再按犯罪处理。此时,行贿人的身份由应被追究对象变成了“污点证人”……众所周知,拿行贿犯罪与受贿犯罪社会危害性相比较,受贿犯罪的社会危害性肯定大于行贿犯罪 方也有一个开头陈述的程序;二是询问被告人,询问证人和鉴定人,对未到庭的各种证据笔录、文书要进行质证。其询问或发问的顺序是先由提证方开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270.html -
了解详情
程序必须合法。如刑诉法规定讯问犯罪嫌疑人时侦查人员不得少于二人;询问证人、被害人应当个别进行;犯罪嫌疑人、证人、被害人应当在笔录上签名或盖章;勘验、检查笔录 证据。凡经查证确实属于采用刑讯逼供或者威胁、引诱、欺骗等非法的方法取得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被告人供述,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这一规定类似于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169.html -
了解详情
定案的依据。”此条规定说明证人必须到庭作证,并要接受询问和发问。而刑事诉讼法第157条又规定:“对未到庭的证人的证言笔录、鉴定人的鉴定结论、勘验 法学卷(上)》,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3]程德文:“我国刑事证人出庭制度的问题与出路”,载陈光中主编:《诉讼法理论与实践——2003年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90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