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证据能够导致一审裁判被推翻,当事人也可放弃这种诉权;同理之下,审判监督程序的启动虽然在法律上可由法院依职权进行,但在实际上仍往往需要当事人的 功能》,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76-77页。 [25] 见陈朴生著:《刑事诉讼法实务》,第586页。 [26] 参见拙著:《民事证据法判例实务研究》,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848.html -
了解详情
程序概述 我国刑事诉讼法中的审判监督程序对刑事再审程序作了专门规定,再审程序也称审判监督程序,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对于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在 错位局面。因此,我认为应当通过立法加以规定,法院再审应以检察机关的抗诉和当事人的再审申请为前提。上级法院的提审也应明确规定是在有上述再审请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3302.html -
了解详情
,就会与既判力发生直接冲突,而如果再审的结果加重了原判刑罚,则又会与禁止双重危险原则相冲突。这些客观存在的矛盾都是无法回避的。既然 ,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各种利益的平衡。 关键词: 刑事再审程序; 存在问题; 改革方向 1 刑事再审程序概述 我国刑事诉讼法中的审判监督程序对刑事再审程序作了专门规定,再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0412.html -
了解详情
生效的民事判决、裁定在法律效力上是同等的,但在审判监督程序的有关法条中,生效的民事调解书应与生效的民事判决、裁定并未并列。这样不仅使生效的民事 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在刑法和《人民法院审判人员违法审判责任追究办法(试行)》规定中相应规定追究诉讼参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604.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法》第二百零三条规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但是不能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 》,并在十日内通知申诉人、原案被告人和有关部门。 刑事案件的申诉作为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材料来源,是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材料来源中最经常和最主要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7730.html -
了解详情
时期实行的是行政权、审判权合一,县令既是行政长官,又是审判官,既负责刑事审判,又负责民事审判;而如今行使审判权的机关是法院,但当事人告状不仅是去法院,刑事案件负责 存在矛盾,立法不完善、不齐备;立法规定的不科学,如审判监督程序的不合理等;(4)认知方面的因素,如当事人的片面认识与误传、误解,新闻媒体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186.html -
了解详情
了新的证据能够导致一审裁判被推翻,当事人也可放弃这种诉权;同理之下,审判监督程序的启动虽然在法律上可由法院依职权进行,但在实际上仍往往需要当事人的积极 功能》,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76-77页。[25]见陈朴生著:《刑事诉讼法实务》,第586页。[26]参见拙著:《民事证据法判例实务研究》,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83.html -
了解详情
。我国民事诉讼法对一审程序和审判监督程序的启动都做了相应的限制性规定,只有符合起诉条件和提起再审条件的案件才能启动一审程序和审判监督程序。但是民诉法 文书是人民法院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依照国家颁布的法律,对刑事、民事、经济、行政案件的诉讼程序和诉讼实体作出的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处理决定,具有裁判性和强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134.html -
了解详情
启动对本院生效刑事裁判进行再审,应当先经本院院长的提议,再由审判委员会决定再审。法官在审理再审案件过程中,其心理活动与审理一审、二审等程序的案件是大不 原审的原告和被告没有提出再审请求,法院绝对不可以主动提起审判监督程序。取消法院依职权主动发动审判监督程序的规定,不仅可以使不告不理、控审分离原则在审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309.html -
了解详情
,第188条之规定相矛盾。民事诉讼法第208条规定:执行中,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异议的……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处理。而审判监督程序的内涵既包括法院内部的 行员徇私枉法,受贿索贿,截留侵占执行款物,严重损害当事人合法权益的故意违法行为,应移交纪检,法纪,反贪部门并积极配合查处,给予纪律处分或追究刑事责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62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