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则无效。合同欺诈行为损害私人利益可撤销制度,“进一步弱化了合同欺诈行为的违法性”(15)。表面而言,讨论“法律保护合同欺诈行为”似乎毫无意义,因为“意思表示 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它具有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法惩罚性。鉴于合同欺诈行为的刑事责任争议不大,笔者在此不累赘。合同欺诈行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985.html -
了解详情
的规定来确定,即只能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和国务院的法规、规章;而后一重违法性则必须是刑事违法性,二者结合才能作为经济犯罪来起诉。追究刑事 了区分认定非法经营汽柴油行为引发的法律与现实的脱节。2008年《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二庭关于对未经行政许可经营成品油批发业务是否构成非法经营罪的意见》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68917.html -
了解详情
紧急避险等排除犯罪性的行为,形式上符合某种犯罪构成而实质上不具有社会危害性和刑事违法性。在某些情况下,犯罪构成并不能真正反映出犯罪的社会危害性。这便告诉 了罪刑法定原则的实质侧面、实质正义。 【作者简介】 周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讲师,法学博士。 【注释】 [1]以上内容参见〔日〕大谷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7827.html -
了解详情
对行为社会危害性的评价标准和数量标准,规定了犯罪情节。因此,只要考查了刑事违法性,其社会危害性的严重程度也就自然而然地反映出来了。久而久之,这些同志形成 何种罪名。 二、简单理解犯罪构成理论 犯罪构成是认定犯罪的具体标准,是构成刑事责任的根据,因而判断一个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具体要看其是否具备了犯罪构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0856.html -
了解详情
这些犯罪可以说是《刑法》第13条犯罪概念的例外,实际上没有社会危害性但是具有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惩罚性。《刑法修正案(八)》新增加的危险驾驶罪, 营运机动车。饮酒后或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身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0817.html -
了解详情
这些犯罪可以说是《刑法》第13条犯罪概念的例外,实际上没有社会危害性但是具有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惩罚性。《刑法修正案(八)》新增加的危险驾驶罪, 营运机动车。饮酒后或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身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0795.html -
了解详情
符合犯罪构成要件,但实质上不具备社会危害性,也不具备刑事违法性的行为,称作排除危害性行为、排除违法性行为或者排除犯罪性行为。但有的学者对此提出批评,认为 不仅不具有社会危害性,而且对国家和人民有益的行为。把正当防卫规定为不负刑事责任的行为,是因为我国刑法理论认为,正当防卫行为根本不具备犯罪构成条件。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901.html -
了解详情
和5年之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16] 刘守芬等:《技术制衡下的网络刑事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6 ~ 27页。 [17] 高铭暄、马克 刘远教授在全国中青年刑法学者专题研讨会上的发言,载贾宇主编:《刑事违法性理论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57页。 [34] 张文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4020.html -
了解详情
危害社会、触犯刑律并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概言之,犯罪具有三性:即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处罚性。而犯罪客体则是属于犯罪构成的四要件之一,通常 上的疑难或新型案件,只能是根据行为之危害性及其大小而权衡是否须动用刑法追究刑事责任(往往只能是与类似案件的危害性相比较如假冒专利类比于假冒注册商标;虚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784.html -
了解详情
刑法学研究会名誉会长、最高人民法院特邀咨询员。马克昌教授广泛涉猎中国刑法、比较刑法、刑事政策、犯罪学等研究领域,迄今为止,已出版学术专著20 余部,学术论文100 余 犯罪的基本特征。刑法理论上通行的观点为三特征说,即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处罚性。马克昌教授指出:三特征说将应受刑罚处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69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