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权利入手,即确保申诉人的申请再审权、取消法院依职权再审权以及合理界定检察院抗诉权,以期达到促进审判公正效率之目的。 [关键词] 合理设置 民商事再审主体 权利 与职责等问题上就应该迎刃而解了。2001年9月3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抗诉案件办案规则》第45条规定出庭的任务是:宣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3781.html -
了解详情
两年后,通过各种关系与途径找到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和上级人民法院要求再审,或者向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要求检察机关行使抗诉权,这种现象在司法实践中是屡见不鲜的,这既 有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对纯属当事人之间利益关系的民事案件,一般不属于人民检察院抗诉的范围之内。③对于当事人未行使上诉权而在裁判生效后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3357.html -
了解详情
民事行政检察监督措施。 根据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规定,民事行政检察监督是指人民检察院依法对人民法院的民事审判活动和行政诉讼活动实行法律监督,纠正错误的判决、裁定, 案件时,调取法院的卷宗权是很有必要的。 2、规定人民检察院按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案件,应由其同级人民法院再审,也即不能再指令作出原生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119.html -
了解详情
。 民事诉讼法规定,提起案件再审的,由人民法院(包括原审人民法院的院长、二级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提起,有当事人申请,还有人民检察院抗诉。除此之外,其他任何人、 即意味着再审程序的启动,哪怕法院作出不予以受理的裁定或驳回通知,致使案件不可能进入重新审理阶段,那也意味着当事人的再审之诉得到了司法回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8701.html -
了解详情
两年后,通过各种关系与途径找到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和上级人民法院要求再审,或者向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要求检察机关行使抗诉权,这种现象在司法实践中是屡见不鲜的,这既 有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对纯属当事人之间利益关系的民事案件,一般不属于人民检察院抗诉的范围之内。③对于当事人未行使上诉权而在裁判生效后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146.html -
了解详情
案件质量不高的表现。笔者调查分析认为,造成这种抗诉案件改判率低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基层检察院民行科干警的调配不尽人意,由于岗位轮换,人员频繁 的时间、方式以及违反该告知制度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这样,法院的送达有章可循,检察院的监督有据可依,民行检察监督告知制度就能规范、有序地付诸实施。这既有利于维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071.html -
了解详情
争议的案件,赋予人民检察院对民事不受限制的广泛抗诉权力,使得人民检察院作为国家利益法律代表人的主体地位变得模糊起来。司法实践中,诸如人民检察院抗诉出庭 检察机关介入民事诉讼并提起民事再审并不违反法理,有其合理性。但是检察机关的抗诉权不能因此而扩大化,也就是说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再审仅限于涉及国家利益、社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4628.html -
了解详情
就应当及时监督,促使法院通过再审纠正错误判决。二是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检察院负有监督人民法院审判活动的职责,只要法院的审判活动违背了法律的规定,属于人民 ,是指市分院民检部门的相关办案人员分别和所属各基层检察院民检办案人员联合组成抗诉案件审查小组,在当事人的申诉对象是中级法院二审生效之裁判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000.html -
了解详情
决定暂缓执行却常常妨害、阻却检察机关对该申诉案件的继续审查,以及对人民检察院抗诉启动再审的案件设置一些人为障碍等等,大大挤压了作为专门法律监督 的稳定。 【作者简介】 张学武 山东大学法学院2005级博士研究生,山东省人民检察院助理检察员。主要研究方向:宪法学、诉讼法学。 【注释】 [1]据了解,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779.html -
了解详情
专门、统一、完备的法律编纂。此种趋势已在司法实践中显现,《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抗诉案件办案规则》标志我国民商检察监督法律的统一化业具雏形。但该规则 的申诉难现象把脉法典化 近年来,随着社会转型步伐的迈进,我国法院迎来了涉诉信访案件的巨大的历史洪峰:最高人民法院从1993年至1997年共处理和接待来信来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530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