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管辖权下放的规定就是不妥当的。由于法律未明文规定上级法院把本院管辖的一审民事案件交给下级法院审理的条件,一些基层法院往往先受理超过级别管辖权限的 的属性,程序应当提供及时的判决。[10](P37) 在微观方面,则要针对我国民事管辖权既存的弊端进行改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起管辖权异议程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0099.html -
了解详情
与法院裁判的纠纷数量相比,是微乎其微的。以民事抗诉案件数量最多的1999年为例,全国法院审理的民事案件有506万件之多,检察院提出抗诉的民事 机会委员会、种族平等委员会等。 [12] 这是因为,在公益诉讼中,政府职能部门与民事违法者之间往往存在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 【参考文献】 参 考 文 献 [1]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813.html -
了解详情
机关有提起以及参加维护大众利益之诉讼的权利。[14]在英国,代表政府参与民事案件的诉讼,被列为总检察长各项职责之首。[15] 来自我国近邻印度的经验 ]徐卉,见前注[29],页366-367。 [38]参见常怡主编:《比较民事诉讼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页476。 [39]参见廖永安等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380.html -
了解详情
复杂化与权利多样性的发展,到了后民权时代(post civil rights era),在民事诉讼领域中,越来越多地呈现出为实现社会利益而提起私人诉讼的现象, 利益,[i]因此,在各种涉及到联邦利益、州利益、公共利益的刑事和民事案件中,检察官都可以以政府的名义提起诉讼或者介入诉讼,或者政府成为被告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8667.html -
了解详情
落入审判监督程序的范围,可以适用这程序再审的,检察机关才能提起抗诉。民事诉讼法对审判监督程序,排列似乎表明审判监督程序是专门用来纠正第一审、 的再审,按照人民法院组织法的规定,基层法院无权审理上级检察院依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民事案件,而且司法实践中接受的法院大多指令下级法院再审将检察机关置于一般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192.html -
了解详情
上级人民法院的院长,还是指业务庭?包括立案庭、审判监督庭?还是审判委员会﹖所有这些问题在民事审判监督程序中均缺乏应有的依据,并容易在审判实践中造成混乱。 虽然 、裁定是否有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对纯属当事人之间利益关系的民事案件,一般不属于人民检察院抗诉的范围之内。③对于当事人未行使上诉权而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146.html -
了解详情
的审判方式或程序操作过去习惯的做法大部分已不再明显存在,那么这些中级法院一审民事案件现在的程序运作又处于怎样的一种状态之中呢?这种程序运作还存在着 而牵涉到这种制度内博弈过程的主体(game players)则可以是从负责处理具体案件的审判人员、双方当事人及其代理律师,一直到法院的领导层和他们的上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6833.html -
了解详情
职权调查证据的范围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并规定,人民法院应当以证据能够证明的案件事实为依据依法作出裁判 [16].另外,有些地方法院法院已经注意到了充分保障当事人诉讼 上诉),而不可随意变更。 (4)合意选择审判庭组织方式。根据现行体制,民事案件的一审有合议庭和独任庭两种审判组织方式,除适用简易程序和特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6753.html -
了解详情
。因此各个国家在规定审级制度时,诉讼效率与诉讼经济也同样是确定一个民事案件可以经过几级法院审理与裁判的重要因素。换句话说,与诉讼公正的理念一样 可以方便诉讼,减少讼累;另一方面,也便于高级人民法院或最高人民法院摆脱审判具体案件的负担,从而集中精力搞好审判业务的指导、监督。① 由此可见,我国的两审终审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6748.html -
了解详情
非正常渠道,主要是当事人申诉方式获得,容易造成当事人申诉满天飞的现象 .这违背1991年民事诉讼法设立当事人申请再审权的精神。再次,法院决定再审并无时间的约束,更 行政系统,其主要职责是行使刑事侦查、起诉等公诉权,对涉及公共利益的民事案件也可以以原告的身份提起诉讼。这些内容当然具有一定的法律监督性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90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