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并送达受害一方当事人。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载明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受害人情况及调查得到的事实,有证据证明受害人有过错的,确定受害人的 的,参照本规定处理。涉嫌犯罪的,及时移送有关部门。 第八十四条 执行本规定所需要的法律文书式样,由公安部制定。公安部没有制定式样,执法工作中需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0075.html -
了解详情
的条件:我国《刑事诉讼法》第60条规定: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 公开审判;宣布合议庭组成人员、书记员,公诉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名单;告知当事人有申请回避的权利。告知被告人有辩护的权利等。(2)法庭调查。法庭调查是指在人民法院主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9563.html -
了解详情
的侦查中,侦查人员为了获取犯罪嫌疑人犯罪的证据或线索、抓获犯罪嫌疑人而采取的诱使被侦查对象实施犯罪行为的侦查手段或方法。 陷阱取证有犯意诱发型和机会提供 银行、宾馆以及其他公关场所录像设备录制的视听资料作为证据证明当事人主张的事实,但这一解释对这些证据的证明力产生了较为不利的影响,并且在法理上无法解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786.html -
了解详情
《刑法》第310条规定了窝藏、包庇罪: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 。因此各国均认为,不能从当事人行使亲属拒证权中产生任何不利于当事人的推定。[9] 3、救济程序 为了保障公民的此项权利没有依法实现或者受到侵害时可以采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624.html -
了解详情
案件的,或者其到案最初并未如实供述,侦查机关也没有证据表明其参与犯罪,仅凭职业敏感性而认为其有作案嫌疑,遂对其进行感化教育,尔后嫌疑人对自己参与犯罪 犯罪的事实,到案后在第一时间也没有如实供述自己参与犯罪的事实,而是在侦查机关通过其他途径掌握一定的可以证明该嫌疑人有参与作案的重大嫌疑之后,其被迫交代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5387.html -
了解详情
,他的罪行并没有得到证实。[③]贝卡利亚的论述表明,在法官判决之前任何人不能被视为罪犯,被指控犯罪的人应当得到社会的公共保护:法官应当根据证据证实的犯罪定罪 千分之几,但是对于被冤枉的当事人来说则是百分之百,遵循疑罪从无规则,必然会放纵了一部分真正的罪犯,但如果我们把疑罪都按照有罪处理,则会冤枉许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5228.html -
了解详情
有利于从实体上排除偏见 , 正确认定案情 , 防止错误 , 也有利于制约法官个人裁决导致的社会压力和当事人对法官公正判决的疑虑和不满。 四、在刑事诉讼活动中,应切实贯彻并 的必然延伸。 (4)降低逮捕的条件,即将主要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改为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明确规定了逮捕是一项诉讼措施,而不是实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4916.html -
了解详情
其口供被排除,客观上不利于对犯罪的打击。 侦查人员就口供证据调查收集行为出庭接受法庭的事后性司法审查,既是帮助控方完成证明义务、也是支持控诉和追诉犯罪 定期体检制度,要求侦查人员证明没有实施诸如刑讯逼供致人受伤或伤害非警方所为等行为,且达到排除合理怀疑,实属强人所难。第三,从追诉犯罪的必要性和证明规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4421.html -
了解详情
的条件:我国《刑事诉讼法》第60条规定:“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 审判;宣布合议庭组成人员、书记员,公诉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名单;告知当事人有申请回避的权利。告知被告人有辩护的权利等。(2)法庭调查。法庭调查是指在人民法院主持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8033.html -
了解详情
其口供被排除,客观上不利于对犯罪的打击。 侦查人员就口供证据调查收集行为出庭接受法庭的事后性司法审查,既是帮助控方完成证明义务、也是支持控诉和追诉犯罪 定期体检制度,要求侦查人员证明没有实施诸如刑讯逼供致人受伤或伤害非警方所为等行为,且达到排除合理怀疑,实属强人所难。第三,从追诉犯罪的必要性和证明规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762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