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表现形式。要落实平等自愿,首先要确立人格平等。这其中包含三方面的内容:第一,自然人权利能力平等,即主体资格平等。不因身份,地位,经济状况而有所差别。第二 ,不存在侧重问题。当然,这还要注意与因行为能力的缺陷而受法定约束的差别待遇区别开来。如,公民要达到一定的年龄并符合相关条件才能成为收养法律关系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103.html -
了解详情
个人、相关社会团体组织和人民检察院。后者具体表现在: 1、任何有诉讼权利能力和诉讼行为能力的自然人对民事公益诉讼都有原告资格,既可以向对当事人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 1999年版,第105-106页。 [24]苏步云、陈贵民:《关于法治与法制的区别》,载《人大工作通知》[R],1998年第8期,第18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88.html -
了解详情
等。财富税是就自然人的净资产征收的税种。遗产赠与税虽然分为遗产和赠与两种形式,但二者税率相同,具体税率依财产的多寡和财产出让者与接受者之间关系的亲疏 ,建立畅通渠道。 3.应不断完善税源监控体系,减少征管漏洞。在荷兰,公民和法人偷逃税发案率较低,这既与其公民依法纳税意识较强有关,也与其税务管理部门建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549.html -
了解详情
个人、相关社会团体组织和人民检察院。后者具体表现在:1、任何有诉讼权利能力和诉讼行为能力的自然人对民事公益诉讼都有原告资格,既可以向对当事人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 1999年版,第105-106页。[24]苏步云、陈贵民:《关于法治与法制的区别》,载《人大工作通知》[R],1998年第8期,第18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785.html -
了解详情
具有特定性时皆以债权仅发生于特定当事人之间,不涉及第三人的利益为其理由,此二点也正是物权与债权的区别之所在。因此,公示性是物权作为直接支配的权利之对 适用于对财产的范围推定。由于动产毋需登记,每个人(自然人或法人)拥有多少动产,不易为外人所了解。为此,法律上就应当建立这样一种规则:即放置于为某个人控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959.html -
了解详情
关系与民事法律关系统归于民事法律关系,统一制定一部民法典而不再另行制定商法典,商事与民事法律问题均由民法典调整。当然,这种立法并不排除在民法典之外制定商事单行法, 从民事关系中形成或独立出来的。商事关系区别于民事关系的主要特征表现为:其一,商事关系的主体必须是商人(商自然人或商法人),即在具有民事主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322.html -
了解详情
贿赂的主体扩大到一切直接或间接做出商业贿赂明示或默许决定和实施商业贿赂行为的相关单位主体和自然人主体。 2.受贿主体是指对方单位或个人,即经营者在销售或者购买商品时 》,2006年第2期,第28页。 1 参见李天霞:《一般商业贿赂与回扣的区别》,载《中国审计》,2003年第3期,第35页。 2 参见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897.html -
了解详情
概括的、抽象的要求来为该行为提供理论根据和理解的依据。它是法律规则之外的概括性的准则。它与规则的区别在于:规则在判断事物时比较绝对,要么对要么错;原则在 益也可以转化为权利。人身权利和人身上法益是以法定的精神利益为其对象的。这种精神利益是自然人生活利益的一种,它包括身份利益和人格利益。身份利益在现代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811.html -
了解详情
原意在于:如果国家法律无限期保护债权人早就享有的、但一直不行使的权利,现实生活中,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就会与社会的经济秩序处于不稳定和不协调状态, 有很大的区别的。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对于合同之债区别于侵权之债,合同之债的诉讼时效应从债权债务关系形成之日起计算为两年。为此,最高法院于1994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739.html -
了解详情
的再定义过程。只有在这一过程中,最终被贴上了犯罪标签的行为,在形式上才获得与其他行为类别相区别的犯罪性;行为人也才会因此获得具有特定社会意义的犯罪人身份。 的难度要远远大于一般的犯罪集团;而法人犯罪因其集体意志的掩护和团体利益的驱动,被发现和揭露的概率要小于自然人犯罪。从侵害的法益性质看,贪利型犯罪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18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