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问题。 法院职权调查事项对应于当事人抗辩事项。所谓抗辩事项,须待当事人提出异议或抗辩后,法院才予调查。抗辩事项主要有程序抗辩事项和实体抗辩事项 简言之,职权调查事项并非必然适用职权探知主义。 例如,管辖权问题属于职权调查事项,无需待当事人提出抗辩(如管辖权异议),法院就应依职权加以调查,但是关于判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5519.html -
了解详情
是由高级法院作为第一审法院,最高法院实际上没有作为民事案件的第一审法院。管辖权转移制度实际上也只是在基层法院和中级法院之间发挥作用。由此引发我们的思考是 条件。[2]第三,对级别管辖的确定,尤其是通过管辖权转移所确定的级别管辖,当事人无权提出管辖异议。由此导致当事人或法院规避级别管辖实质上突破级别管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2958.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往往同几个地点相联系,物理位置在网络空间中的意义微乎其微,从而使传统管辖权的基础在网络空间中发生了动摇。因此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案件,人们不得不寻找新 从被动的赔偿损失移转到事前预防上来。 2、确立适当的管辖原则,合理限制管辖权异议的滥。传统的管辖理论通常认为,与当事人有关的任何因素如果能够成为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550.html -
了解详情
] 在American Expression International Banking Corp v.Tan Loon Swan [1992]] 1 MLJ 727案中,法院驳回了认为马来西亚法院没有管辖权的异议,理由是:虽然当事人在借贷合同和担保合同中特别声明合同和当事人之间的权利受新加坡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7050.html -
了解详情
财产提供给人民法院作为案件执行,被执行人或者其他执行义务人就应该是被告。 那么,案外人异议之诉与执行申请人甲有没有关系呢?对此自然应该作出肯定的回答。因为案 个法院都有管辖权的情况下,原告还有选择管辖的权利。 实践中,可能为了弄清案件事实,便于就近诉讼,当事人就愿意由原执行法院管辖。 案外人异议之诉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416.html -
了解详情
,法官不应主动延长或重新指定举证期限,应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来做决定。关于管辖权异议期间举证期限的处理。有代表认为,由于审理的法院已经改变,在管辖权 当事人的举证,举证期限应继续计算。还有代表认为,如果当事人提出管辖权异议,举证期限应该中止,待管辖权确定后,举证期限继续计算。关于证据交换。根据我们的调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303.html -
了解详情
范围扩展到任何其他国家内作出的仲裁裁决,不再对当事人限以在“缔约国之一的管辖权之下的人”。而依1923年《日内瓦议定书》和1927年《日内瓦条约。》的 ,以存在与诉讼标的有关的仲裁协议为由,对法院审理该诉讼之实体问题提出管辖权异议,只要符合公约中规定的下列条件,法院必须指令当事人将争议提交仲裁:①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886.html -
了解详情
提出申请。 8.“未决诉讼”(doctrine of Lis pendens)原则是否排除了申请人寻求中心仲裁的权利? 这涉及到是否发生了诸如平行管辖权(concurrent jurisdiction)的问题。巴基斯坦抗辩称,在巴境内进行的PSI仲裁正在审理中尚未审结,依据“未决诉讼”原则,中心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731.html -
了解详情
二审程序的有关规定。根据民诉法第一百四十条第二款规定,对不予受理、管辖权异议、驳回起诉所作出的裁定,当事人可以上诉。因为民事抗诉案件若依一审程序 作的判决、裁定应允许当事人上诉,而只有这三类裁定法律规定可以上诉。其中不论管辖权异议裁定的最终结果如何,案件肯定进入了实体审理,检察院可以对最后的生效判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381.html -
了解详情
,应当执行行政诉讼法第18条第2款的规定。此外,为了解决司法实践中个别当事人利用管辖权异议制度干扰行政诉讼的问题,《行诉解释》明确规定了管辖 案件的典型特征,强力破除行政审判实践中比较突出的“诉讼主客场”问题;明确管辖异议程序,确保行政诉讼管辖改革有序推进;明确责令行政机关提交证据规则,保障处于弱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03888.html -
了解详情